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ID:8365569

大小:46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3-05

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1页
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2页
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3页
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4页
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2分,满分26分)1.(2012•安徽)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

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因此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八号”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八号”是静止的.故答案为:静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2012•安徽)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 2.70 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

3、答:解: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A物体的长度为2.70cm;故答案为:2.70.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特别注意:刻度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2012•安徽)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 响度 很小.考点:响度。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

4、大.解答:解:“万籁俱寂”说明声音的振幅较小,故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会较小;故答案为:响度.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4.(2012•安徽)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 大 (选填“大”或“小”).考点:惯性。专题:作图题。分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解答:解: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空载时的质量小于满载时的质量,所以空载时的惯性小于满载的惯性.

5、故答案为:大.点评: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5.(2012•安徽)图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串连接在AB两端,电压表并连接在R1两端.已知R1=10Ω,R2=20Ω,电压表示数为2.5V,则AB两端的电压U= 7.5 V.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阻的串联。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已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解答:解: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I===0.2

6、5A,电源的电压U=I(R1+R2)=0.25A×(10Ω+20Ω)=7.5V.故答案为:7.5.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6.(2012•安徽)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人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60° ,折射角的大小为 37°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的规律,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

7、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的规律作图.设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则∠AOD=∠DOB=α.由题意知,人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则入射角为90°﹣30°=60°;则折射角β=180°﹣60°﹣83°=37°.故答案为:60°;3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及其有关的计算.解决此题最关键的是根据题意画出对应的光路图,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和已知条件进行计算.7.(2012•安徽)地球的表面积约5.1×1014m2,地球表面的大气压约1.0×105Pa,则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约为 5.1×10

8、19 N.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已知地球的表面积和大气压的值,根据F=ps求出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解答:解: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F=ps=1.0×105Pa×5.1×1014m2=5.1×1019N.故答案为:5.1×1019.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力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目.8.(2012•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