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地理《第二章第10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学案

【人教版】高考地理《第二章第10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学案

ID:8366903

大小:1007.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22

【人教版】高考地理《第二章第10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学案_第1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第二章第10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学案_第2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第二章第10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学案_第3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第二章第10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学案_第4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第二章第10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考地理《第二章第10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0讲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一、选择题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干冷——湿冷——干冷交替变化答案:B2.引起其气候周期变化的因子最可能是(  )A.人类不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B.黄赤交角的变化C.太阳活动的周年变化D.人类不断破坏森林C答案:C3.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C.海平面下降D.河流

2、水灾常年发生答案:C   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地球近地面大气层热量的收支始终保持着某种动态的平衡。结合下图回答4~6题。4.上图反映我国5000年来气温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A.持续下降B.持续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冷暖相互交替答案:D5.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下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约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增高约0.2℃)。导致图中气温距平增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的变化B.城市规模扩大C.农业生产的发展D.全球气候变化答案:B6.上题所述地区的工业区最有

3、可能位于(  )A.西北部B.东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答案:B   下图为“四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7~8题。7.①所示气候类型最有可能分布在(  )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B.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C.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D.南、北纬10°~30°的大陆内部8.径流量较大且水位年内变化幅度小的河流可能出现在(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解析:第7题,①最低月均温高于0℃,且雨热不同期,是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第8题,全年降水较多的气候区,河流径流量往往较大;年内降水分配均匀的气候区,河流水

4、位年内变化幅度较小。图中②地反映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上面分析情况相符。答案:7.A 8.B   (2009年高考重庆卷)读图,回答9~11题。9.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B.巴西高原C.黄土高原D.伊朗高原解析:选B。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可以得出甲地全年气温高(最低气温在20℃以上),降水季节变化大,且5~8月份降水少,可以判断该气候类型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对应各选项,选项B正确。德干高原属于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区,黄土高原属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伊朗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10.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  )A.棕壤B.

5、黑土C.黄壤D.红壤解析:选A。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年温差变化较小,最冷月在0℃以上,各月降水均匀),可判断乙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发育棕壤,故选项A正确。红壤、黄壤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11.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咖啡、甜菜B.花生、咖啡C.甜菜、亚麻D.亚麻、花生解析:选A。结合9、10题判断可得出甲为热带草原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经济作物分别为咖啡和甜莱,花生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亚麻和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二、综合题1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

6、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材料2:材料3:图瓦卢位于南太平洋,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陆地面积仅26平方千米,侵袭岛上最大的巨浪是3.2米,而图瓦卢海拔最高的地点只有4.5米,因此该国40%的人移居海外。(1)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主要关注的是气候变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1、2中提到的《京都议定书》是关于什么的协议?(3)全球气候变暖后除了会导致材料3中的现象外,还会有哪些影响?(4)针对材料中的问题,采取哪些措施会减弱气候

7、变化的影响?解析: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特别关注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早在1997年就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并制定了限制气候进一步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以限定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主要是二氧化碳,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治以使得其危害降到最低,并且使得人类具有良好的生存条件。答案:(1)气候变暖(2)以法律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3)生态环境的变化;气候的异常,如中纬度将变得干旱,高纬度降水将增多等。(4)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高常规能源的利用率,寻找新的清洁能源等,加强国际合作。13.读常见的气候类型统计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