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中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技术

基于物联网中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技术

ID:8421120

大小:105.9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3-27

基于物联网中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技术_第1页
基于物联网中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技术_第2页
基于物联网中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技术_第3页
基于物联网中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技术_第4页
基于物联网中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物联网中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联网中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技术姓名:尤帅学号:到目前为止,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仍然处在起步的阶段,美国和欧盟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和行动的计划,都渴望抢占物联网发展的战略优势。而对国内的通信运营商来说,这也将是一次很好的机遇,但是也是一种挑战。  1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提出的,就目前来说,业界仍没有明确和统一的对其定义。早期的物联网是涵盖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也物流网络为主的技术,然而随着技术以及应用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内涵也逐渐的发生了转变。

2、  物联网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把RFID、红外感应器、GPS、激光扫描器等传感技术嵌入到物理设备中去,并且按照一定的协议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传输、协同以及处理,从而达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通信和控制,最终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以及管理的技术。  物联网传感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  技术的一个集合。物联网包括传感设备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传感层的主要任务是信息的采集;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网络的连接管理以及数据管理,目的是将信息送到应用层;最后应用层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对信息进行处理最终实现识别、控制、监测等功能。而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物联网的网络层

3、将是关键的控制点。网络层主要是为了确保网络的连通性,必须能够支撑英特网协议,还能够为语音以及数据提供低费率、高效传输的通道。因此能与物理网相融合的网络必须有如下的特性:(1)可控性;(2)安全性;(3)可扩展性。  2移动网与物联网融汇  2.1物联网业务对移动网业务的影响  移动通信网在物联网的影响下将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即管道阶段,这个阶段是物联网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接入的终端不多,终端主要依靠数据的采集来开展应用,其服务的对象一般为比较专业的行业。这个阶段属于较小规模设备的联网阶段,使用现有的网络基础就能够满足其信息传输的要求与质

4、量,移动通信网没有必要去区分人与物之间不同的通信需求,所以网络不用感知设备,物联的应用对电信网络不会产生影响,电信网络的基础设施只是为其提供信息传输的通道。  第二阶段:网络的增强阶段,此阶段的很多应用将得到扩展,将从行业业务扩展到个人的业务。随着联网设备不断增加,已有的网络设施已不达不到要求,此时通信网就应当为联网的设备进行相对的优化,就需要感知设备,再按照设备的能力以及要求去提供相应的网络需求。  第三阶段:融合的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增加了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功能,运用数据的监测、远程控制以及数据获得等各种的组合形式的应用将大量的出现,这就需要更

5、大规模的联网设备来达到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融合通信以及应用的要求。  目前移动网与物理网的融合正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的时期。  2.2业务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1)需求的问题。  由于物联网的发展在国内仍在初级导入的阶段,国家也刚对其引起重视。国内的客户对与物联网的了解和接受的程度仍然比较低。不仅如此,目前物联网的需求还处于比较零散的状态,客户对其还存在缺乏信任的问题。  (2)产业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物联网的市场仍没形成产业化;产业链的各成员的专业化的程度还需要提高,不仅如此,产业链成员之间仍缺乏协同性。最为重要的是通信网、传感

6、网、互联网等运营网络之间的产业壁垒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联网的发展。  (3)技术的问题。  物联网技术目前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统一性的问题。物联网中用于信息采集的传感网就是非标准化的网络,它是一个多网络、多设备、多应用并且相互融合的大的网络,包括计算机、传感器和通信网络,这要求针对通信网络的规划都要发生变化。所以,制定出统一的接口、标准以及通信协议是必经之路。除此之外,物联网终端的地址问题也是有待解决的比较重要的问题。物联网的中每个物品都必须有个相应的地址用来寻址。就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运用IP地址来做物联网终端址是最佳的选择。  2.3计费方法研

7、究  物联网与移动网的融合将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计费方法的问题。网络的融合要求机器类型通信(MTC)在上下文中的标识需要得到扩展,不仅如此,网络还需要有识别M2M设备组的标识的功能,可以采用OMADM的机制对M2M终端进行远程的管理,对软件进行远程更新,对M2M终端的初始化参数进行配置等。因此,MTC的计费方式需要得到优化,以避免大规模M2M终端在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中产生的CDR对网络的冲击。新的计费方式也可以考虑按组来进行计费,为属于同一组的M2M设备提供更简单的计费机制,或采用某种策略不生成设备的计费话单等各类灵活的计费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

8、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计费。  (1)针对连接数的计费方式,这种计费方式要求网络的运营商通过对M2M用户下的连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