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论文:赴苏、浙、沪等地学

领导干部论文:赴苏、浙、沪等地学

ID:8460305

大小:31.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3-28

领导干部论文:赴苏、浙、沪等地学_第1页
领导干部论文:赴苏、浙、沪等地学_第2页
领导干部论文:赴苏、浙、沪等地学_第3页
领导干部论文:赴苏、浙、沪等地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领导干部论文:赴苏、浙、沪等地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富裕新北辛——赴苏、浙、沪等地学习考察的体会与思考走马苏沪浙,归来话发展。七天的见闻,令人感慨良多。他们的外经外贸带动战略、自主创新的新思维、产业链配套发展的好做法、城市规划的大气魄、新农村建设的大手笔以及在破解土地、资金、人才制约难题上的新理念,无不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科学发展观就像一根红线,既是这些建设成果的指导思想,更是他们的发展之路,这也是我这次参观考察的最大收获,是需要深入借鉴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完整地提出了新的科学发展观,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

2、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改革和发展。谁率先树立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站到了工作的制高点上,谁就抢得了时代先机,也就能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快速地发展。江阴、昆山、松江、南汇等地市,无疑是这个方面的成功典范。他们尊重客观规律,勇于解放思想,敢于先行一步,扎扎实实地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了工作的全过程。   一是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所参观的这几个地市确实营造了鼓励人们干事创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他们不设清规戒律,放手让社会上的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

3、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仅江阴市就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20家,博士后工作站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2005年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2%,从而有力地助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是他们走出了一条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道路。全面发展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党的一贯要求。昆山市的小康指标,不仅包括经济指标,还包括社会指标、民生指标和生态指标。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说:“江阴不仅要确保率先全面实现小康,而且要高质量的、不出现反弹的、永续发展的小康。”在我们参观考察所看到的城市规划管理、新农村建设当中,也无不体现着

4、他们全面发展的思路。松江区的泰晤士小镇和大学城饱含着人文色彩,南汇区的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既是南汇区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旅游线。山水的韵律、经济的飞跃、文化的底蕴、功能的配套,处处彰显着这些城市的活力和希望。   三是他们注重了协调发展。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们把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统一了起来。苏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上已经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避免了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单纯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来增加经济总量的现象。江阴市在产业结构上有保有压、扶优限劣,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国家鼓励

5、的好项目、大项目,做大做强了优势产业和企业。协调发展的第二个方面,就是他们做好了“五个统筹”的文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等5个方面的含义。昆山市把农村纳入城市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建设基础设施,同时提升整体环境水平。在持续改善市民生活上,建立完善了以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拆迁补偿、征地补偿为主体的农村“五道保障”,从而使工业经济的大发展深深地惠泽着这方水土的人们。四是他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的同时,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昆山市在

6、环境保护上,大力提倡“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的理念。江阴市着力增强规模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大力提升产业的投资强度、产出密度、发展速度和社会贡献度,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   总之,苏浙沪快速发展的过程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迪和昭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推动北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上,我认为应该把握好如下几点:   一、抓好理论武装,加快科学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起来的头脑,才能有效引导北辛经济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为此,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大张旗鼓地宣传南方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

7、的精髓和实质。要让街道上下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既照应当前又兼顾长远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在当前人口增长压力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土地能源等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教育街道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摒弃那种依靠拼资源拼劳力取得经济增长的做法,代之以集约发展的观念;摒弃那种把单纯的GDP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的错误思想,代之以绿色GDP的观念;摒弃那种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而只见物不见人的片面发展思想,代之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