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程复习笔记1至15章

网程复习笔记1至15章

ID:8516136

大小:118.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3-30

网程复习笔记1至15章_第1页
网程复习笔记1至15章_第2页
网程复习笔记1至15章_第3页
网程复习笔记1至15章_第4页
网程复习笔记1至15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程复习笔记1至15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www.wordwendang.com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网程复习笔记1至15章第一章引论 1.1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 A)名词解释: (1)计算机网络******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规定的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注解******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个系统功能)。

2、 (2)计算机网络发展的3个时代-----第一个时代******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微机的出现;第三个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 (3)Internet的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rnet。 (4)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 (5)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

3、换方式的长处所在******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 (6)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 (7)INTERNET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INTERNET的前身ARPANET的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

4、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 (8)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 (9)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10)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11)OSI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2计算机网络分类 (1)网络分类方式****** a.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b.按拓补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 c.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 d.按

5、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 1.3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协议 (1)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输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能够发送、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 (2)系统******包括一切物理上明显的物体,它包含一个或多个实体。 (3)协议******用来决定有关实体之间某种相互都能接受的一些规则的集合。 包括语法(Syntax,包括数据格式、编码以及信号电平)、语义(Semantics,包括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6、)、定时(Timing,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 1.4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4.1OSI模型的基本层次概念 a.物理层 ①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 ②有关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 b.www.wordwendang.comwww.wordwendang.com数据链路层 ①在网络实体间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的功能和过程; ②提供数据链路的流控。 c.网络层 ①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路由选择、拥挤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它的作用是将具体的物理传

7、送对高层透明; ②根据传输层的要求来选择服务技术; ③向传输层报告未恢复的差错。 d.传输层 ①提供建立、维护、拆除传送连接的功能; ②选择网络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 ③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送,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 e.会话层 ①提供两进程之间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 ②提供交互会话的管理功能。 f.表示层 ①代表应用进程协商数据表示; ②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g.应用层 ①提供OSI用户服务。 1.4.2局域网与OSI模型的对应的层次功能 (1)在LAN中数据链路

8、层可分为哪两层? 逻辑链路控制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2)LAN的层次功能详解******* ①物理层和OSI的物理层一样,主要处理在物理链路上的传递非结构化的比特流,建立、维持、撤销物理链路,处理机械的、电器的和规程的特性。 ②介质访问控制层主要功能是控制对传输介质的访问,不同类型的LAN需要采用不同的控制法; ③逻辑链路控制层可提供两种控制类:一种是无连接的服务,另一种是面向连接的服务 1.5T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