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

ID:8531634

大小:271.00 KB

页数:163页

时间:2018-03-31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_第1页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_第2页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_第3页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_第4页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1、相关定义1.1、隐喻的定义和概念隐喻隐喻的界定隐喻的界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metaphor”迄今也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都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赋予它各种不同的定义(谢之君,2007)。”一般说来,从狭义上讲,隐喻是指语言词汇和句法运用的一种特殊方式;从广义上讲,它是用于认知上的概念化过程,认为‘思维在本质上是隐喻的’”(谢之君,2007:59)。认知语言学的创立者莱考夫等人将隐喻提升到认知层面,他们(1981)认为,隐喻实质上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隐喻

2、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认知范畴。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由概念构成的,概念隐喻是创造新概念的重要途径。莱考夫和约翰逊(1981)认为,没有隐喻便无法建立起我们的概念体系,就无法认知世界,当然就无法生存,所以,他49们把概念隐喻称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冯晓虎,2004)。用”ARGUMENTISWAR”这个概念隐喻举例说明,许多日常用语都映射了这个概念,如Yourclaimsareindefensible(你的观点

3、是站不住脚的)(不能防卫的);Heattackedeveryweakpointinmyargument(他攻击了我论据中的薄弱环节)。尽管没有肢体冲突,但是有舌战,例子中的indefensible,attack就体现了“ARGUMENTISWAR这一概念隐喻。用”战争”来认知抽象的”争论”概念,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攻击”“赢得”“策略”“防御”等词语与之搭配。莱考夫(1981)等人的隐喻概念比较宽泛,他们把唤喻、提喻、和反语等都当作了隐喻。束定芳(2000:36-37)也曾对隐喻做出了界定,”根据我们对隐喻的定义,只要是在

4、一定的语境中,某一类事物用来谈论另一类不同的事物,就构成了隐喻,那么隐喻就可能在各个语言单位层次上出现,包括词、词语、句子和话语”。部分成语、谚语、歇后语,甚至整个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等都可以被看成是典型的、扩展了的隐喻(同上,2000)。1.2、呈现词汇的概念意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了解外语词汇在母语中的含义会使学习者获得一种参照,从而理解并自信地使用该词。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在课堂以外的场合中使用语言。他们不像那些牙牙学语的孩子,用错了词也很少有人去纠正,他们也无法像学母语词汇那样,即使不了解词的确切含义

5、,但凭经验和直觉也敢去使用这些词。高中学生在使用英语过程中需要有一种安全感,需要了解词的准确含义,因此迫切想找出该词在母语中的含义。翻译就能让他们产生这种安全感,因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准确意义的过程,不管原语词的语义有多复杂、文化内涵有多深厚,译者都要在母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表达法。他们相信一旦记住拼写并掌握它的中文意义,他们就能理解词的确切含义,从而能安全、有信心地使用这些词汇。例如,教师在教revolution,laser,work,minute这些词时,只要告知它32们分别相当于汉语中的”革命”、”激光”、”工作”、”

6、分钟”,而不必去阐述这些词的意义就可着重讲解这些词跟其他词的搭配关系,帮助学生掌握它们的用法。这样的解释就是教学翻译,有些单词、短语,若不借助教学翻译的手段,是很难解释清楚的。而对于某些词汇,如科技词、专有名词,掌握其母语对应词更是最佳途径。1.3、概念隐喻的分类莱考夫(1981)将概念隐喻划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1)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Metaphors)人类对方位的感知形成的基本空间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概念,如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与边缘等。人们通常将一些抽象概念投射到具体的空

7、间方位上,形成了方位隐喻,这些抽象概念可以包括情感、数量、身体状态、社会地位,政治经济等(莱考夫,1981)。如:莱考夫(1981)用Happyisup;Sadisdown.来解释方位隐喻的运作方式,与”好”有关的概念是一种”UP”的方向,反之是”DOWN”,如,highstatusisup,depravityisdown等。表现在语言表达中,如英语的”cheerup”,”Allstockpriceshavejumpedupthismonth”,相应的汉语表达有”情绪高.涨.”,”股票价格暴.涨.”。(2)本体隐喻(或实

8、体隐喻)(OntologicalMetaphors)人们在表达抽象概念时,经常需要借助一定的物理实体或替代物进行概念的转换。莱考夫(1981)指出,通过物体和物质来理解我们的经验使得我们能够挑出部分经验并把它们作为同一类物质或实体来对待,我们关于物体(特别是我们的身体)的经验为本体隐喻提供了基础。也就是说,将事件、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