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论文

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论文

ID:8536537

大小:2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3-31

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论文_第1页
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论文_第2页
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论文_第3页
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论文_第4页
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美国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70年代末、80年代末、90年代至今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重大的经济失衡,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失衡加剧、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外汇储备急剧膨胀①、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全球财富分配进一步不平衡②等。导致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理由既有短期因素又有长期因素;既有实体因素又有货币[摘要]2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失衡加剧,各国经济运转都深受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步履维艰,复苏缓慢,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经济失衡的严峻挑战。多维度研究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对全球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对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作用。[关键词]经济失衡;创新驱动;经济格局[]A[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4-0050-03[收稿日期]2013-04-28[作者简介]徐增文,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

3、经济学。①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的观点,正常情况下一国外汇储备余额与进口额之比以40%为宜,而大多数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比例远远超过这个数字。②“世界上的财富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部分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拥有了世界上近90%的财富。”程恩富世界财富分配失衡[EB/OL]http:.carticles/20111010/050102_2.htm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失衡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世界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长期运转和结构变动以及分工深

4、化的必定结果,本质上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潜力和速度的不平衡。危机则是经济失衡积累到一定程度能量释放的一种极端的显现方式,是世界经济运转的基本规律。梳理和比较一战前三十年、两次大战之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90年代至今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重大的经济失衡[1],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失衡加剧、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外汇储备急剧膨胀①、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2]、全球财富分配进一步不平衡②等。导致当前世界经济失衡的理由既有短期因素又

5、有长期因素;既有实体因素又有货币性因素;既涉及发达国家因素又涉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因素。一、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理由1.“中心—外围”格局经济全球化既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迅猛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西方发达国家往往占主导和“中心”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被支配和“外围”地位。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规则更多地体现了发达国家的根本利益。即使在同等国际竞争环境下,发达国家也会因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6、而受益。在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变迁过程中,虽然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但是常常形成对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2金融全球化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拥有大量贸易盈余的新兴市场国家将闲置的外汇储备资金投资于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向金融服务业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即发展中国家向美欧发达国家出口,换回硬通货,而积累的贸易顺差反过来又投入到美国等发达国家,例如,购买美国的债券。而美国的大量贸易逆差,又靠这些资金流入弥补,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造成了国际资本流动格局

7、的失衡,进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失衡。3.投资—储蓄结构失衡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恒等式表明,经常性项目差额(CAB)实际上反映了国内储蓄(S)和投资(I)行为,一国净储蓄等于经常性项目顺差。一个国家存在经常项目顺差是因为储蓄不能转化为消费和投资,顺差是由于国内储蓄过高所致,而逆差则是国内储蓄过低的结果。“美国1966-2009年储蓄缺口累计达81万亿美元,与同期经常项目逆差基本相等。美国总储蓄不足主要是因为政府储蓄长期为负,目前财政赤字超过11万亿美元;美国居民储蓄率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下降,

8、相应的,美国居民消费率持续提高,消费信贷超过25万亿美元”[3]。在美国储蓄率下降的同时,投资率却在不断上升,美国经济实现了低通胀下的快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增长刺激了投资支出的扩张,收入和资产价值的快速增长扩大了消费,减少了储蓄,储蓄和投资失衡进一步加剧。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和东亚大多数国家的储蓄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除中国和日本外,亚洲地区的投资系数呈负值。由此可见,美国储蓄缺口是贸易逆差的内在理由,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亚洲地区储蓄盈余是顺差的内在理由。美国持续的贸易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