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收入及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

会计收入及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

ID:8538478

大小:3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3-31

会计收入及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_第1页
会计收入及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_第2页
会计收入及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_第3页
会计收入及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_第4页
会计收入及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收入及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会计收入及所得税收入差异分析2007、2008年相继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使得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人之间的差异出现了新情况和新内容。在会计实务中,必须对这些差异进行充分认识,以确保企业会计核算和所得税纳税调整的顺利进行。一、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差异原因(一)服务的目的、对象不同 会计准则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监督,从而真实、完整地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及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税法规范了国家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和纳税人的纳税

2、行为,解决的是社会财富如何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进行分配,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满足政府实现经济和社会职能的需要。(二)遵循的原则不同 会计核算中遵循的权责发生制、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等原则,在企业所得税法中不完全适用。10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为基础,以经济业务中权利义务的发生为前提。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3、,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收入和成本、费用的核算,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各个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权责发生制强调必须以经济业务中权利义务的发生为前提进行会计核算,这与税法确定纳税义务的精神一致,所以税法对权责发生制总体上持肯定态度。然而另一方面,权责发生制带来了大量的会计估计,对于其中的某些“职业判断”,税法持保留态度。当权责发生制不利于税收保全时,税法不得不采取防范措施。另外,由于税款支付必然导致现金流出,同时从税收征管的简便、直观角

4、度出发,税法中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收付实现制。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收入和所得税应税收入必然存在差异。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是一个修订惯例,适用于不确定环境下对收入的确认。税法对谨慎性原则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原因主要是,谨慎原则对收入和费用的处理不对称,当会计事项存在不确定时,谨慎原则要求少计收入,多计费用。如果认可谨慎原则,必然减少或递延企业应缴税款,这无异于让税务部门替企业承担经营风险。税法不考虑收入在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这一风险属于企业的经营风险,应由企业的税后利润补偿,国家不享有企业的利润,当然也

5、不应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10会计收入确认的条件中强调,企业商品发出后如果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或者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时不能确认收入。这一条件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而企业所得税法通常不考虑继续管理权问题,这同样属于企业内部管理范畴,由此产生的风险也不应由国家负责。只要纳税人对赢利或潜在的赢利有控制权时,税法就会对纳税人的所得加以确认。税法更注重完成交易的法律要件,只要发生应税行为,不论企业是否做销售处理,都要按税法规定计征税款。所以企业所得税法不认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6、会计上强调收入的重要性原则,而税法中不予承认。只要是应纳税收入,不论其业务事项是否重要,也不论其涉及的金额大小,一律按税法的规定计算应税收入和应税所得。二、会计收入与所得税收入的主要差异(一)在收入确认条件方面的差异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0一是会计收入更注重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及收入的实质性的实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四条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

7、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从上述确认条件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准则主要从实质重于形式和谨慎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注重收入的实质性的实现。二是所得税法则从国家的角度出发,更注重收入的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对所得税收入确认条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但从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原则、收入的形式、内容以及确认收入实现的时间标准等相关规定可以

8、看出,所得税收入与会计收入的确认条件有差异。现以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作为参照来进行分析。第一个条件是“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根据收入准则的解释,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主要是指商品由于贬值、损坏、报废造成的损失。商品所有权上的报酬,则是指商品中包含的未来经济利益,包括商品升值等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应当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风险和报酬”是指与商品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那些对商品影响较小的风险和报酬不影响收入的确认。但这种与商品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本质上属于企业经营风险,由企业的税后利润来补偿,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