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p430的巡迹打靶坦克系统设计

基于msp430的巡迹打靶坦克系统设计

ID:855343

大小:655.3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7-09-20

基于msp430的巡迹打靶坦克系统设计_第1页
基于msp430的巡迹打靶坦克系统设计_第2页
基于msp430的巡迹打靶坦克系统设计_第3页
基于msp430的巡迹打靶坦克系统设计_第4页
基于msp430的巡迹打靶坦克系统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msp430的巡迹打靶坦克系统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MSP430的巡迹打靶坦克系统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基于MSP430微处理器的巡迹打靶坦克。系统由主控模块,红外巡迹,寻光模块,声光报警,炮台驱动及坦克驱动,以及其他相关电路构成。主控模块通过接收红外对管返回的场地信号,经平滑滤波处理得到黑线位置,通过PID增量控制算法控制减速码盘电机实现快速准确巡线,同时接收光敏器件反馈的检测电压,通过高速AD采样并进行滑动滤波处理,结合位置PID算法实现光源精确跟踪。关键词:MSP430红外巡迹PID算法光敏器件1系统方案设计1.1系统硬件方案为了实现坦克沿靶场中预先设置的轨迹快速寻迹,同时以光电方式瞄准光靶,实现激光打靶

2、。本设计以MSP430微处理器为控制核心,采用红外对管采集路况信息实现巡迹,光敏电阻及光敏三极管检测光源并引导激光炮打靶。MCU光源检测键盘MCU红外巡迹电机驱动炮台控制声光报警系统总框图如下:串口通讯图1系统总体框图1.1.1巡线模块方案一采用CCD图像采集识别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CoupleDevice)是一种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的新型器件。它具有光电转换、信号存储和信号传输的功能,在图像传感、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方面应用广泛。方案二红外对管采用反射式LTH1550-01红外对管组成传感器阵列,红外发光管发出红外光线,光敏接受管接受

3、地面的反射光,接受管接受到的发射光强随地面反射物体的颜色不同而变化,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也随之而变化。方案选择方案一使用CCD的优点在于获取外界的信息量丰富,可以根据场上动态即时改变策略。但是其硬件结构复杂,数据量和运算量很大。方案二采用红外光电传感器阵列,近距离红外传感器体积小,可防止外部可见光线的干扰,红外线传感器阵列输出的数据量不大,适合采用单片机控制的系统,电路设计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基于以上原因,本设计采用方案二。1.1.2寻光模块方案一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器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价格便宜,但测量不够灵敏。方案二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线性好,响应速度快,

4、对宽范围波长的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噪声低。但是单独使用输出电流(或电压)很小,需要加放大电路。方案三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的光电流大,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聚焦型光敏三极管但对方向性要求非常高。方案选择由于实际测试场地坦克最大和光源的距离达到5m,而且光源与检测器件的相对位置不确定,需要重点考虑所选器件的灵敏度和方向性。经实际验证,光敏电阻的方向性好,可以用来判断光源的大致位置,光敏三级管比光敏二极管有更高的灵敏度,感光角度小,适合对光源精确定位。因此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三结合的方法,先粗调再微调的方式来控制炮台寻找光源。1.1.3炮台驱动及坦克驱动电机选择方案一舵机舵

5、机直接接收PWM的控制驱动信号,控制方便,精度高,但是舵机功耗大,转角有限,速度较慢。方案二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具有控制简单、定位精确、无积累误差等优点。但它在高速运行时扭矩小,而且启动频率低、噪声大、价格较高。方案三直流减速电机直流电机具有调速性能好、起动容易、能够载重起动等优点,虽然定位精度不够,但加上编码器,用PID算法可以达到控制目的。方案选择基于上述比较分析,考虑电机的转角、精度和转矩以及成本,选择国产GB37Y3530直流减速电机作为坦克的驱动电机,最大驱动电流0.4A,输出功率3.1W。在炮台驱动电机使用上,为了使炮台转动更平稳,寻光定位更精确,将其

6、改装高减速比的减速箱并加装高精度的编码器作为炮台驱动。1.2系统软件方案18目前控制算法有人工智能、神经网络、PID、Bang-Bang等,各算法有自己的优缺点,各有适合运用的场合。由于坦克测试场地具有不定性,因此控制参数不定,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并且对电机的控制需要有极高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因此选用简单实用PID控制算法作为本设计的理论算法。1.2.1PID算法分析PID控制器对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有较好的调节作用。PID控制算法用于电机闭环调速是非常实用的。单片机作为PID控制器应使用离散增量式P

7、ID控制器。PID控制器的一般形式为:由于单片机是离散处理误差信号,根据采样周期,将转化为;将积分运算转化为求和运算;将微分运算转化为差分信号。由此推导出离散形式的PID控制器形式:离散PID控制器的Simulink控制模型见图2-2:图2离散PID控制器的Simulink控制模型根据上文给出的离散PID控制器,其中积分部分完全取决于以往所有的误差信号。计算,可以得出:增量PID控制器的Simulink控制模型见图2-3:图3增量PID控制器的Simulink控制模型综上所述,确定了PID控制器的数学模型。2具体硬件电路实现2.1光电红外对管电路18图4光电对

8、管检测电路如上图所示,R6起限流分压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