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视角的西安市秦岭北麓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体验视角的西安市秦岭北麓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ID:8563139

大小:21.4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01

基于体验视角的西安市秦岭北麓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_第1页
基于体验视角的西安市秦岭北麓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_第2页
基于体验视角的西安市秦岭北麓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_第3页
基于体验视角的西安市秦岭北麓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_第4页
基于体验视角的西安市秦岭北麓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体验视角的西安市秦岭北麓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体验视角的西安市秦岭北麓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摘要体验经济和乡村旅游产品存在着莫大的联系,并且这些联系的相互作用满足了五种旅游者对体验式乡村旅游的要求。然而在这种磨合中,逐渐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以西安市秦岭北麓地区的乡村旅游为例,分析该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再结合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提出对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应有的思路。【关键词】体验经济旅游产品乡村旅游第一章相关理论综述1.1旅游体验体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中的解释都是不一样的。旅游体验作为体验的一种

2、特殊形式,是旅游者在摆脱时间、空间和环境的束缚下,在特定的氛围中的一种经历和感受,是个人暂时性的脱离现实,通过观赏、模仿、交往等方式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是对身心的一种补偿和自我实现的追求。谢彦君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的方式,以调整并改变心理结构。由于旅游者个体心理的复杂性、旅游者所追求目标的多样性,旅游体验是一种综合性体验。1.2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概念的界定对旅游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中国的旅游产品概念的定义,由于视角不同,尚未达成协议。旅游产品是一个复合概念,是旅游目的地提供

3、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是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是物质基础和精心全面的服务,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让游客获得产品体验一段特殊的经历,在情感和精神放方面的心理体验。第二章乡村旅游产品对体验活动五种类型的满足按旅游体验者的参与程度,体验活动可以分为娱乐、教育、逃避、审美和移情五种类型乡村旅游产品在独有的旅游资源和特征方面满足了这五种类型体验活动的要求。2.1对娱乐型体验活动的满足娱乐是吸引旅游者的良好方式,能够在给旅游者带来新奇感受的同时愉悦旅游者的身心,增加旅游者的快乐。乡村旅游产品的参与

4、性极强,旅游者可以通过对乡村旅游项目的积极参与,亲近自然,将自身融入到乡村氛围中,体验其中乐趣,愉悦身心。2.2对教育型体验活动的满足教育功能是景区吸引游客的理性手段,能够满足游客求新求知的心理需求。乡村旅游产品包含的农业科技介绍、农作物及农业生产工具展示以及淳朴神秘的乡村人文资源等农业文化,能够吸引并满足乡村旅游者教育体验及文化求知的高层次需求。乡村物质文化、乡村制度文化、乡村精神文化增强了旅游者的理解和感知能力,使其在旅游体验中的主动性诉求得到强化,进而与旅游产品产生互动。2.3对逃避型体验活动的满足现实

5、社会中紧张的工作节奏与生存空间,会给都市群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由于乡村景区地域空间广阔,人为打扰少,自然环境安静,这种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能够帮助旅游者寄情于大自然,忘掉工作压力,获得内心满足,正好迎合了都市人回避城市喧嚣的需求。旅游者往往以体闲度假、观赏民俗等方式积极投入到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过程中。2.4对审美型体验活动的满足审美体验是旅游产品的卖点,是体验经济的逻辑起点和串联经济活动与审美活动的纽带,是旅游者个人情绪、精神达到一个特定水平时,在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乡村景区以自然用地为主,农业环境生态,旅

6、游景观原始,产品的完全乡土化为游客获得审美体验提供了丰富素材,旅游者愿意为这种美的旅游体验付费。2.5对移情型体验活动的满足旅游作为一种社会参与现象,对旅游者会产生视觉与心理感知方面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旅游者会把自己己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迁移到乡村景观中,同时由社会人角色转变为自然人角色。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化属性使旅游者能够在寄情于景的同时满足了对张扬个性的追求,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与景区的互动中,在旅游体验过程中完成对某种特定情感的回归。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根据旅游者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尽量同时涵盖这

7、五种体验活动类型,联合上下游产品,延伸产品线,开发“生活共感型”的乡村旅游产品,为游客创造整体感较强的体验感知。第三章秦岭北麓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我国地域范围广阔,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乡村旅游在推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美化环境、保护历史遗存、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众多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发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完成了原始的积累。但是由于缺乏对乡村旅游的系统认识和研究,同时乡村旅游进入门槛较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问题。3.1乡村旅游文化缺失乡

8、村旅游与农业旅游的区别之一就表现在乡村旅游所特有的乡村文化内涵和乡村性。多数乡村旅游注重农耕文化的介绍上,而忽视了乡村民俗和传统手工艺。旅游产品停留在简单的果蔬采摘、吃农家饭上,对于乡村文化的挖掘不足,不能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的体验需求。同时过度商业化和城市化也导致了乡村性的削弱。3.2旅游飞地现象严重,居民参与不足乡村旅游目的地不仅是一个旅游区,同时也是乡村居民生活的社区。乡村居民既是乡村旅游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