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

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

ID:8565665

大小:2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1

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_第1页
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_第2页
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_第3页
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_第4页
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7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7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7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7企业视同销售货张瑞芳戴雪梅视同销售通常指将自产或外购货物用于对外投资、非货币性福利、对外捐赠、分配利润、在建工程、非生产机构等。2007年3月16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对企业视同销售的纳税调整有明确规定。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也对此类业务的确认、计量做出了规范。由于《税法》与《准则》在某些方面规定不同,产生了企业纳税所得与会计所得的差异,其差异需要在

2、本期及以后各期进行纳税调整。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只对本期差异进行调整,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不实。.一、‘7准则>及《税法:}规定视同销售业务收入如何确认和计量,在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职工薪酬等《准则》中均有体现。其业务处理归纳起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自产或外购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支付职工薪酬、捐赠支出的企业应作为销售实现,按公允价值计量营业收入并计算应交的增值税,同时确认相关的成本费用;一类是将自产或外购的货物用于企业在建工程、非生产机构的,企业不确认营业收入,按公允价值计算应交的增值税,同时按领用货物的成本结转。新《税法

3、》及《条例》规定,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和利润分配等,应视同销售货物,按公允价值计量营业收入和应交增值税,其相应成本费用可税前扣除。二、会计与税法差异将自产或外购货物用于对外部投资、支付职工薪酬和分配利润等,会计与税法规定一致,即按公允价值计量营业收入,计算应税所得额并交纳所得税,不会产生差异;将自产或外购货物用于企业内部在建工程、非生产机构的,会计按成本结转而与税法按公允价值计量,两者之间产生差异。一是公允价值与成本之间的差异,应在本期纳税时纳税调整;二是初始计量由于人账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

4、了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应在本期及以后各期进行纳税调整。三、差异的纳税调整视同销售货物用于本企业内部使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形成当期费用,纳税调整只涉及本期。二是形成企业资产,纳税调整不仅涉及本期,而且还涉及以后各期。下面以自产产品用于企业内部形成资产为例说明纳税调整。例如:大华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2008年1月1日,领用自产机床一台,该机床售价(公允价值)80万元,成本50万元(均为不含税价),发生的安装费1万元,1月20日该机床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公司会计与税法均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公司所得税率为25

5、%。万方数据2008年度应税所得额=80-50-1=29(万元),2008年度应交所得税=29×25%=7.25(万元)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机床成本+应交增值税+安装费=50+80×17%+1--64.6历元)固定资产计税基础=机床公允价值+应交增值税+安装费=80+80×17%+1----94.6历元)暂时性差异=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一固定资产计税基础7--64.6—94.6=一30历元)计算结果表明,该视同销售在本期应交纳所得税为7.25万元,由于初始确认时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了30万元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应在本期

6、及后期进行所得税汇缴清算时纳税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单位;万元年限初始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入账末末末末末会计年折旧额12.9212.9212.9212.9212.92会计累计折旧O12.9225.8238.7651.6864.60会计账面价值64.6051.6838.7625.8412.92O税法年折旧额18.9218.9218.9218.9218.92计税基础94企业视同销售货物所得税的纳税调整.6075.6856.7637.8418.92O累计暂时性差异一30.OO一24.OO一18.OO一12.O

7、O一6本期确认差异66666从上表看出,即使会计与税法折旧方法、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都相同,均未产生暂时性差异,但由于初始确认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到本期及以后各期,具体表现为折旧额的差异。若该固定资产会计与税法计提折旧方法、使用年限不同,或会计上计算减值准备,则后续计量也会产生暂时性差异,该差异的纳税调整也体现为折旧额的差异。四、调整结果分析实务中,企业根据公允价值与成本的差异进行纳税调整,计算本期应交纳的所得税都非常清楚,但对初始计量时形成暂时性差异应在本期及以后各期进行纳税调整被忽视,结果是:第一,会计依据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8、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则会计计提的折旧小于税法计提的折旧。如果企业对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形成的暂时性差异不加确认及后期进行纳税调整,导致少计提折旧多计应税所得额,重复交纳所税费。第二、初始计量时的暂时性差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