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科版九上《电现象》word学案

2012教科版九上《电现象》word学案

ID:8567301

大小:2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1

2012教科版九上《电现象》word学案_第1页
2012教科版九上《电现象》word学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2教科版九上《电现象》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电现象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2。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知道电流的形成和方向的规定4.知道电能的转化和利用课前准备1.自然界中存在着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带电体具有的性质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带电体周围存在着。3.验电器是的仪器,它的工作原理是。4.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把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实际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电流具有能。5、电路里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①必须有;②。讨论交流1.阅读课本35页的内容思考:摩擦

2、起电是不是创造了电荷?(1)原子核由和组成,其中带正电,不带电,原子核带电;电子带电。(2)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电子而带电,丝绸由由于电子而带电毛皮摩擦橡胶棒,毛皮由于电子而带电,橡胶棒由于电子而带电,由此可得摩擦起电的实质是:2.用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飘起来为什么?在冬天晚上脱毛衣时,你会看到一些闪闪发光的火花,为什么?生活中还有那些类似的例子?3.请你思考你有几种方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带电?4.阅读课本38页图3-2-10电能可以转化成那些形式的能?有那些电流效应?达标练习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______从一个物体上移到

3、了另一个物体上。2、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实验得知A与B相互吸引;A与C相互排斥;C与D相互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A.B.C.。3、两个用丝线悬挂着的硬泡沫塑料小球,发生相互作用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C、两球都不带电; D、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球带电而另一个球不带电.4、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

4、了一些原子核C.摩擦创造了电荷5、一轻质小球用绝缘线悬挂起来,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这小球时,相互吸引,那么,轻质小球()。A.一定带了正电B.一定带了负电C.一定是不带电D.不带电或带负电都可能6、穿化纤的衣服容易吸灰尘,这是因为化学纤维容易的缘故。7、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互相接触后分开,结果是()。A.正、负电荷都消失了,两物体都不带电B.正、负电荷中和了,两物体都不带电C.正、负电荷中和了,两物体带的电量都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8、有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甲和乙,已知甲球带负电,乙球不带电,将它们用金属线相连时()。A.有电流从甲流

5、向乙B.有电流从乙流向甲C.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D.没有电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