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浅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ID:8567620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01

浅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_第1页
浅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_第2页
浅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_第3页
浅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_第4页
浅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一个民族如果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之林。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对小学生的创造意识的培养呢?本文围绕这个问题,解剖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如何对中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创新意识学生创新教育实施当前热门话题。创新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感召力的字眼。这是因为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富魅力的主题之一。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能力成为最为重要的素质。当今世界,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部门与

2、部门之间的竞争,日益体现为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准的标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世界之林。”在党的十五大,江泽民主席又多次提到创新。1999年3月3日,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科教兴国部分对教育又强调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胡锦涛主席的科学发展观也明确强调:创新能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为了迎接新世纪高科技的挑战,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

3、新能力的人才,许多学者纷纷撰文指出基础教育已成为从政府到科学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知识经济的新背景下,追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新课程标准就出台了。它体现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创新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系统基础工程来抓。课程问题在任何国家教育体系总是居于中心地位,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要求。解剖新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它有如下特点:一、新课程标准的“创新性”特点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中小学新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创新教育思想,在使学生获得扎实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

4、程改革纲要(实行)》明确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独创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室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创新性”。二、新课程标准的“多元化“特点新课程的多元化特点:首先表现在课程管理的多元化。过去只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习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其次表现在课程结构多元化。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并存

5、:选修课、必修课并存。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学生和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程多元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保证条件之一,也是发挥各级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创造性的重要手段。一、新课程标准的“综合化“特点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知识经济是第一次使教育成为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和决定性力量。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综合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学生掌握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获得对事物的完整认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综合化“是指打破单一门或将新的内容融入已有的学科。同时课程的综合化还强调科学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民族性于国际性的统

6、一。新课程标准,既注重学科原理的认识和掌握,又注重态度、方法和精神的综合培养。并将制约课程的各种因素及理论来源融汇、加工、升华、社会与个体、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等指标之间形成具有内在关联的逻辑结构,在此基础上建构广博的、综合的课程形态,这样“综合化”课程将起到对学生创新发展的教育。二、新课程标准的“现代化”特点新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精神是课程应与时代发展一致,反映出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发展趋势。首先,在内容上体现现代科技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至少让学生通过学校课程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面临的问题。其次,新课程的编制上,不仅考虑学科内在逻辑顺序,还用现代儿童心理学和发

7、展心理学的原理整合课程内容。例如2001小学开设法制课、心理课、新型英语课,用5至10的时间,全国中小学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等,这是新课程现代化内容之一。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对中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呢?一、创新的第一步---模仿长期以来,很多教师犯着一个执迷不悟的错误,即视“模仿”为“创新”至大忌,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自信心,抑制了人才幼苗的健壮成长。冰心说:“模仿是最大的喜爱。”一个新事物出现后,为人们接受、喜爱、效仿是自然之事,在情理之中。同学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本身内含“模仿”的含义。喜爱它,才模仿;有兴趣,才效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模仿应是创新的胚胎。茂盾

8、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