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语文版九上《致蒋经国先生的信》(第2课时)word教案

2012语文版九上《致蒋经国先生的信》(第2课时)word教案

ID:8570851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1

2012语文版九上《致蒋经国先生的信》(第2课时)word教案_第1页
2012语文版九上《致蒋经国先生的信》(第2课时)word教案_第2页
2012语文版九上《致蒋经国先生的信》(第2课时)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2语文版九上《致蒋经国先生的信》(第2课时)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致蒋经国先生的信》廖承志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在教材第103-107页。作者与蒋经国先生系世交、旧友。通过书信,作者一方面叙旧,另外也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恳谈,劝蒋经国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抛弃成见,作出努力。在信里,作者饱含深情,言词肯切,让人为之动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分析作者的一些字词句的使用,体会这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2、文章使用了诸多写作手法来加强表达效果,要掌握其精髓,并正确、灵活地运用。二、过程与方法:1、设计问题,让学生去从不同角度理解、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深情。2、组织讨论,学

2、生从自己的感受探讨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伟大的爱国主义感情,从内心激起对祖国以及中华民族的热爱。2、使学生能够恰当、客观地认识大陆与台湾的历史与现状,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重点难点1、重点:体会书信这种文学体裁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并学会如何使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2、难点:文言色彩浓厚;从不同的角度劝说的同时反驳对方的言论。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通过学生自由读、点名朗读等方式,读出重点词、句子的音律,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导入新课的

3、学习。二、研读课文1、提问:通过阅读全文,你发现前后内容就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讨论并归纳: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边的几件事情没有将作者的感情升华,而在后面的内容里,作者将感情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使感情得到升华。2、这封信意在劝说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贡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劝说的?讨论并归纳: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劝说的:从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及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角度来劝说;从回顾国共两党的合作历史,希望两党再次合作,共图振兴中华大业的角度来劝说;从忠孝角度劝说。3、作者反驳了哪能些不利祖国和平统一的言论?讨论并归纳:

4、“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罪人”“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等。4、课文中“愿弟慎思”“愿弟再思”“愿弟三思”这三句话对内容的推进和感情的表达起了什么作用?反驳语言有何特点?讨论并归纳:第三段:作者认为祖国和平统一是千秋功业,如果顺应历史面动,将受世人推崇,名留青史;如果逆历史潮流则将难辞其咎。何去何从希望经国谨慎思考。第四段:作者认为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成功的合作,都给国家民族做出巨大的贡献,希望经国先生负起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大任。这也是事关国民党的兴亡绝续,希望经国先生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选择。第五段:作

5、者肯定蒋经国先生的一片孝心,希望能扩大为民族,实践于统一大业,做个忠孝两全之人。作者从两岸,及亚太局势谈起,再谈国共合作的历史及国民党的前途,最后谈到有关忠孝的问题。从大久落笔,最后落到个人,句句是为对方设想,内容上环环想扣,结构是以此作结,结构严谨。作者在反驳时做到批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鼓励热情,措辞适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 5、作者为何特意举出蒋介石的骨灰迁址的事情?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讨论并归纳:作者主要想用传统的乡情来打动蒋经国。6、说说下列语句的含义,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课后练习三)        局促东隅,

6、终非大计        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        岁月不居,来日苦短,夜长梦多,时不我与        遥望南天,不禁神驰,书不尽言,诸希珍重,伫候复音。讨论并归纳:        处在狭小的台湾岛上,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希望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祖国和平统一作出贡献,        如果再犹豫不决,或者推到将来,这样不仅空生烦恼,你也将难以推卸应有的责任。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时间不多了,赶快行动起来,免得夜长梦多。        表达深切怀念,亲切关怀之意。以上句子言简意赅,短句为主,表达

7、急切之怀情。文言色彩浓厚,表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小结:内容:此信写的是廖承志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与蒋经国先生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恳谈,信的内容微言大义,语短情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语言:全文气质凝重,文彩斐然,句式长短相宜,词语顿挫有节,音调高低抑扬,余韵久远,其味无穷。 作业:一、课时作业设计:1.体会下面的字词,正确掌握其用法。咎    咫尺    珍慑     悖谬     苟同 同捐前嫌     巧言令色     未雨绸缪 2.三民主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提示:民族、民主、民生。 3.“外人巧言令

8、色”中的外人的意思是什么?答案与提示:一切有意破坏祖国和平统一的人、组织和团体。 二:完成课后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