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教科版必修二4.3《动能与势能》word学案

2013教科版必修二4.3《动能与势能》word学案

ID:8586625

大小:8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2

2013教科版必修二4.3《动能与势能》word学案_第1页
2013教科版必修二4.3《动能与势能》word学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3教科版必修二4.3《动能与势能》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节动能与势能【学习目标】1.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功能关系导出动能的定义式,并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2.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功能关系导出势能的定义式,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3.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及重力势能的相对性。4.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阅读指导】1.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它在某时刻的速度为v1,那么它在该时刻的动能Ek1=__________,某时刻这个物体的速度变为v2,那么它在该时刻的动能Ek2=________,对于同一物体,速度的大小变化动能就会变化,速度是描述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动能

2、也是描述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动能是_______量(填“矢”或“标”)。2.被举高的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所以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当一个物体所处的高度变化时,重力一定对物体做功。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H处沿不同路径a、b、c、d落下,试计算从a、b、c路径落下的过程中,(1)重力所做的功;(2)物体重力势能如何变化;变化量是多少;(3)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结论;(4)如果物体是从d路径落下的还能得出以上结论吗?你怎么得出的?Habcd4.物体所处的高

3、度是相对的,因此,物体的重力势能也总是相对于某一个水平面说的。如果我们设海拔零高度为重力势能为零的点,那么高于海平面以上物体的重力势能为_____,处于海平面相同高度处物体的重力势能为______,海平面以下物体的重力势能为______。【课堂练习】★夯实基础1.质量为0.2kg的小球,以5m/s的速度碰墙后以3m/s的速度被弹回,若选定小球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碰墙前的动能为_________,小球碰墙后的动能为_________。2.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2,速度之比为2:1,则两个物体的动能之比为___________。3.关于速度与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A.一个物体速度越大时,动能越大B.速度相等的物体,如果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动能也相等C.动能相等的物体,如果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速度也相同D.动能越大的物体,速度也越大4.从离地h高的同一点将一小球分别竖直上抛、平抛、竖直下抛、自由下落,都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竖直上抛重力做的功最多B.竖直上抛、平抛、竖直下抛、自由下落重力做的功一样多C.只有平抛、竖直下抛、自由下落三种情况重力做的功一样多D.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重力大小和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1325.质量为m=1kg的物体克服重力做功50J,g取10m/s2,则:A.物体一定升高了5mB.物体的动

5、能一定减少50J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50JD.物体一定是竖直向上运动★能力提升6.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3,它们距离地面高度之比也为1:3,让它们自由下落,它们落地时的动能之比为()A.1:3B.3:1C.1:9D.9:17.一质量分布均匀的不可伸长的绳索重为G,A、B两端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如图所示,今在绳的最低点C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将绳绷直,在此过程中,绳索AB的重心位置()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降低后升高D.始终不变8.5kg的钢球,从离地面高15m处自由落下,如果规定地面的高度为零,则物体下落前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__J,物体下落1s,它的重

6、力势能变为_______J,该过程中重力做了_______J的功,重力势能变化了__________J。(g取10m/s2)第3节动能与势能【阅读指导】1、运动状态状态标2、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高度的乘积3、(1)重力所做的功均为WG=mgH(2)物体重力势能减少了。减少量均为mgH(3)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4)能可以将d曲面分成很多小的斜面,在每个小斜面上,物体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都为mg△h,重力做的总功就为mgH;4.正值零负值【课堂练习】1、2.5J0.9J2、2:13、1:31、BD2、AC3、ABD4、7505002502

7、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