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310-2015 红棕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DB46T 310-2015 红棕象甲防治技术规程

ID:8605560

大小:309.9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03

DB46T 310-2015 红棕象甲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46T 310-2015 红棕象甲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46T 310-2015 红棕象甲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46T 310-2015 红棕象甲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46T 310-2015 红棕象甲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46T 310-2015 红棕象甲防治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16备案号:45161-2015DB46海南省地方标准DB46/T310—2015红棕象甲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ControllingRhychophorusferrugineusOlivier2015-02-06发布2015-03-01实施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6/T310—2015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海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

2、人:阎伟、刘丽、覃伟权、黄山春、李朝绪、吕朝军、孙晓东、钟宝珠。IDB46/T310—2015红棕象甲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红棕象甲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对策、虫情监测、防治技术和防治效果检查等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红棕象甲发生区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2475农

3、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26420-2010林业检疫性害虫除害处理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ferrugineusOlivier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棕榈象属Rhynchophorus的红棕象甲,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害虫,原产南亚和东南亚,是椰子、油棕、加拿利海枣、槟榔等30多种棕榈科植物的毁

4、灭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在树干内部及生长点附近钻蛀危害,严重时茎干中空,遇风易折。现已广泛分布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上海、浙江、重庆、贵州、西藏(墨脱)、江西、四川、香港、澳门、台湾等15个省市自治区。参见附录A和附录B。3.2常发区constantarea林分结构单一,林木长势弱,自然控制能力较低,红棕象甲经常发生的区域。3.3偶发区casualarea林分有一定自然控制能力,一般年份不成灾,若遇湿润等适宜条件时红棕象甲才发生的区域。3.41DB46/T

5、310—2015安全区safetyarea林分条件良好,自然控制能力较强,没有红棕象甲发生或虽有红棕象甲发生,但虫口密度长期处于有虫不成灾水平的区域。3.5聚集信息素aggregationpheromone昆虫释放能引起同种其他个体聚集的信息化学物质。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的主要成分是4-甲基-5-壬醇、4-甲基-5-壬酮和乙酸乙酯。3.6防治control为使红棕象甲种群保持在有虫不成灾的水平,所采取的各种预防和防治措施的过程。3.7防治适期optimumcontrolperiod为红棕象甲安全、经济

6、、有效的防治适宜时期。4发生类型红棕象甲发生类型分常发区、偶发区和安全区。划分标准见附录C。5防治对策5.1防治思路红棕象甲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绿色植保方针,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分类施策。以营林措施为基础,聚集信息素诱杀为主导,综合运用防治技术,防止种群数量增长。保护天敌资源,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质量,改善生态条件,逐步实现可持续控制。5.2分类施策5.2.1常发区实行以林分改造等预防措施为基础,大范围无公害防治和局部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应急防治压低虫口

7、密度的策略。主要预防措施:—严格实行检疫登记制度,对区内苗圃实行登记,加强产地检疫;—对虫源地,实施抚育管理、营造或补造混交林;—长期使用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诱杀;—长期保护和招引益鸟。主要防治措施:—在林区长期使用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在局部地区可有限度地应急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5.2.2偶发区实行保护与改善生态条件,采取预防措施为主,重点防治虫源地的策略。2DB46/T310—2015主要预防措施:—加强调运检疫,严防红棕象甲扩散蔓延;—对虫源地,实施抚育管理、补植补造和营造混交林;—长

8、期保护和招引益鸟。主要防治措施:—加强虫情监测,准确掌握种群发生动态;—发现虫源地虫口密度显著增高时,及时砍伐虫害木并深埋或焚烧,根除虫源,再辅以其他措施实施综合治理。5.2.3安全区实行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长期维护自然控制的策略。主要预防措施:—加强监测和普查,重点监测与红棕象甲发生区毗邻的地区;—及时发现,及时治理。6虫情监测6.1踏查6.1.1时间每年2次,即春季(3-4月)成虫开始活动后和秋季(10-11月)成虫活动开始减弱时。6.1.2路线在寄主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