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三 锦瑟 学案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三 锦瑟 学案

ID:8615697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三 锦瑟 学案_第1页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三 锦瑟 学案_第2页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三 锦瑟 学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8粤教版语文必修三 锦瑟 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锦瑟》导学案知识目标: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能力目标: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重点: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难点:本诗的旨意知识点:⒈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从祖父起,迁居郑州。父亲李嗣曾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他三岁时,随父调动至江浙。李商隐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

2、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教学设计>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⒉艺术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他的诗重意境

3、,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最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李商隐的教学设计>文章也是文囿异卉,他的工本章奏则典丽公整,才情富瞻,不受文体所限而

4、善于表情达意,对后世影响很大,被奉为四六文的金科玉律。⒊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题目“锦瑟”是一种乐器。对《锦瑟》一诗的旨意,自宋以来,歧见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以为是悼念亡妻王氏,有人以为是怀恋令狐楚家名“锦瑟”的婢女,有人认为是描写瑟之华美及其音之清和,有人认为是伤唐室残破,有人认为是作者懊悔少年风流,有人认为是自伤生世遭际,有人则认为是对自身诗歌写作的回顾与总结……一般认为,此诗可能作于作者晚年,是他回首往事,对一生遭际坎坷而发的感慨。因而,对此诗的背景介绍,也以这一认识为基点。目标达成⒈内容全解:锦瑟呀,你为什么偏偏

5、是五十根琴弦呢?聆听锦瑟繁弦的一音一节,都让我回忆起已逝的美好年华。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无限的悲感和难言的冤愤,托负给送春归去带着凄音的杜鹃。我身世悲凉,像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我理想破灭,如蓝田山日光煦照,化山中美玉为气烟。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知无穷的怅恨?早在当时我已感到不胜惆怅。⒉重点分析①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诗人由“五十弦”想到了年近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6、②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明确】共用了四个典故:庄周梦蝶化蝶(曾经有过梦想,曾经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望帝魂化杜鹃(曾经害过相思,有过殷切的思念);南海鲛人珠泪(对梦想和理想破灭的伤心);蓝田山产玉(梦想和思想都破灭后的迷惘)。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③这首七律可分为三个层次A.首联为第一层,两句诗亦比亦兴,既就锦瑟起兴引出年华虚度的伤痛;又是以锦瑟作比,含蓄表达怀抱利器而埋没于世的悲愤。瑟为锦瑟,制作精良,装饰华美;人为俊彦,饱读诗书,志

7、气凌云。瑟无端制成了五十弦,人也不明不白地,将近半百了(李商隐只活到46岁,这里说“五十”是取其约数)。B.往事如何?中间两联作了回答:近50年的人生犹如做了一场短暂而又迷幻的蝴蝶梦,往事如烟,已不可追寻;伤痛青春流逝而又无法挽回,只能像望帝托口杜鹃哀鸣寄恨那样,将此悲此愁托付于诗了。这一联,作者化用了两个典故,创造出一种虚幻迷茫的境界,流露出浓烈的感伤情绪。颈联紧承颔联,继续回首往事,自伤遭际,抒发郁结在心头的悲哀。“沧海”句借蚌珠在月圆之时不得圆润而伤心落泪,暗喻自己身处圣明之世却冷落不遇的遗恨;“蓝田”句则以蓝田云烟比喻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只可以想

8、望却难以实现。理想幻灭、怀才不遇、华年流逝、往事如梦,这也就是“一弦一柱思华年”的内涵。C.最后一联回应开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