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word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上《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word教案

ID:8628893

大小:33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浙教版科学九上《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word教案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word教案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word教案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九上《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九上《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册第一章第五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教学目标:1、了解哪些物质是金属。2、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3、了解金属的用途与金属性质的关系。4、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5、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6、通过典型金属和酸以及某些盐的反应,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7、认识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重点:了解置换反应,了解常见的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探究和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置换反应的特点,探究和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药品器材: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哪些物质是金属你能举出一些你所知道的一些金属吗?读图。在课本P28部分金属图中,你知道其名称的有哪些,你曾用过金属制品的

2、金属有哪些?锂Li钠Na镁Mg铝AI钾K钙Ca钛Ti铬Cr锰Mn铁Fe镍Ni铜Cu锌Zn铯Cs钡Ba钨W钯Pd银Ag锡Sn镭Ra铱Ir铂Pt金Au汞Hg铊Ti铅Pb铋Bi铀U思考:你知道金属汞的中文名称上为什么没有金字旁,而却是个水字底?思考:请举出你所知道的一种金属的用途,你知道为什么这种金属具有这种用途吗?探究:金属的用途与金属性质的关系1、金属的用途非常广泛,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用途。而金属的用途是由金属的性质决定的。为了研究金属的性质,推测某些金属的用途,或根据应用的需要去寻找具有某种特性的金属,我们能否初步建立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3、?2、根据常见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我们可以推测:有金属光泽―――可以做装饰品比较硬―――可以做钻头、机器等。有延展性―――拉铁丝、打锄头、做铝箔等有导电性―――铝丝、铜丝等做导线。导热性―――铁锅、铝茶壶等铁磁性―――永久磁铁等。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一般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具有一定的熔点和沸点等特点。3、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方案或调查来分析金属的物理性质,证实它们有哪些用途。(1)分析常见的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例如:纯铁是一种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为7.9χ103千克/米3,熔点为1535℃。有良好的延展

4、性,有导电性、导热性、铁磁性。纯铁较软,含有杂质时较硬。(2)分析常见的金属有哪些用途。―――铜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作导线、电缆;铜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作一些导热器皿,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拉成铜丝等,(1)分析常见金属的用途与它们具有的物理性质间的关系。4、通过实验,我们收集的事实证据有:金属名称主要物理性质用途铜易导电做电线铁硬度好做机械铝韧性好、导热性好做铝锅5、把你的探究结果与同学交流,看谁获得了更丰富的证据和更准确的结论。师讲述:有些金属的用途不是直接由某一性质决定的,如合金的性质。(如保险丝的材料需要熔点低、电阻率大的特

5、点。所以保险丝是用铅、锑合金做成的,铅、锑两种金属熔点都低,纯金属的电阻率低,而铅、锑合金却提高了电阻率,符合了保险丝的要求。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菜刀、锤子、镰刀用铁做而不用铅做?2、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3、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小结:作业:教学反思:第2课时二、金属的化学性质思考:我们已学过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铁会生锈、锌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这些都是金属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实验:将一根镁带、一根铜丝同时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到_____________

6、_。(银白色镁带很快燃烧起来,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红色铜丝不会燃烧,但表面变成黑色);将不燃烧的铜丝插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溶液变成篮绿色)。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2MgO2Cu+O22CuOCuO+2HCl==CuCl2+H2O结论: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有些金属能在纯氧中燃烧,如铁;有些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生成氧化物,如铜、铁、铝等分别能生成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板书:1.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思考

7、(1)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餐具是怎么回事呢?归纳总结:金属铝在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4Al+3O2=2Al2O3;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而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思考(2)铝制容器可不可以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为什么?归纳总结:反应原理:Al2O3+6HCl==2AlCl3+3H2O从而破坏了表面的保护膜;2Al+6HCl====2AlCl3+3H2↑使铝锅壁变薄而破裂。实验:少量镁条、锌粒、铜片分别放入盛有稀硫酸的3支试管中,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镁条、锌粒表面产生气泡。铜片没有气

8、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H2SO4==MgSO4+H2↑Zn+2H2SO4==ZnSO4+H2↑结论:1.镁、锌能和稀硫酸反应,而铜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