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论文

“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论文

ID:867793

大小:71.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9-21

“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论文_第1页
“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论文_第2页
“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论文_第3页
“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论文_第4页
“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泵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一、题目:“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二、设计条件:产品年生产纲领4000台,零件备品率6%,零件废品率2%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泵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1.编制工艺规程(1)计算零件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2)分析产品零件,审查零件图样的工艺性,确定并绘制零件设计图样。(3)选择毛坯的制造形式,绘制毛坯图。(4)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安排工艺顺序,比选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5)确定要进行工艺装备设计的工序2.夹具结构设计。(1)明确设计任务,熟悉设计资料(2)确定夹具结构方案绘制结构草图

2、1)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包括确定定位原理、方法、元件(或装置),分析定位误差。2)确定夹紧方案和夹紧机构。3)确定夹具的其他组成部分。(3)绘制夹具总图。(4)绘制夹具零件图3.课程设计说明书。(1)课程设计封面(2)课程设计任务书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设

3、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机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泵体,属于盖体类零件,它和其他零件一起装配,形成泵的一个密封腔体结构用来储存、输送分配物质。工作中,零件内表面要受到介质的冲击,但强度要求不

4、是特别大,因此对零件的刚度有一定的要求,零件与其他零件相配合的表面,要有一定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二)零件的工艺分析通过对该零件图的重新绘制,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齐全。该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均需切削加工,各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不难获得。以下是泵体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和粗糙度。泵体的功能是通过介质的分配,传递动力,使其工作。所以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由于泵体右端盖是组成泵的主要元件,该零件的几组平面有表面粗糙度和位置度要求。定位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定位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

5、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而言,以外圆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泵体箱体类零件,执照“保证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相互精度原则”的粗基准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与这些加工表面要求相对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所以对于本零件可以先以Φ40mm外圆柱的圆柱面部分作为粗基准,以消除四个自由度,再用一凸台,限制的自由度,达到加工的要求。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应主要考虑基准重合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改进行尺寸计算。应选择

6、左端面78mm为本零件的精基准。(三)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该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经确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有,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降低生产成本。工序顺序的安排机械加工工序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先粗后精”原则,“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遵循“先面后孔”因此工序安排如下: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时效处理。(消除铸件内应力)工序2粗铣Φ40mm外圆的右端面。工序3钻Φ22mm的孔,并对该孔粗镗-半

7、精镗-精镗。工序4划线、在毛坏上标出Φ13mm、Φ3mm、M6的孔。工序5粗铣-半精铣-精铣78mm的左端面。工序6铣4mm的凸台。工序7粗车-精车Φ55mm的外圆。工序8车Φ55mm外圆的退刀槽。工序9粗铣-半精铣-精铣Φ50mm的内孔。工序10车Φ50mm的内孔的退刀槽。工序11倒角(Φ55mm外圆、Φ40mm外圆、Φ22mm内孔)。工序12钻M6底孔Φ4.8mm。工序13攻螺纹M6并倒角。工序14钻Φ13mm的孔。工序15钻Φ3mm的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