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四上《水里有什么》教案

青岛版科学四上《水里有什么》教案

ID:8678207

大小:2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4

青岛版科学四上《水里有什么》教案_第1页
青岛版科学四上《水里有什么》教案_第2页
青岛版科学四上《水里有什么》教案_第3页
青岛版科学四上《水里有什么》教案_第4页
青岛版科学四上《水里有什么》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版科学四上《水里有什么》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水里有什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水里有溶解和不溶解的物质;知道对不纯净的水进行净化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自来水的净化过程。2能力目标: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与假设;能够利用感官和借助仪器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3.情感目标:善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教学重点:学生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水净化的常用方法。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来水加工厂。教学准备:沉淀实验:烧杯、明矾、玻璃棒。过滤实验:滤纸、剪刀、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滴管、河水、实验记录表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

2、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出示一瓶水样。1、提出问题:这是一瓶从河里取来的水,你认为可以能直接饮用吗?为什么?2、学生发表意见。3、教师小结: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水里有很多的东西。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水里有什么。揭示课题:水里有什么4、(出示课本插图)。仔细观察从池塘或小河里取来的水,回想在取水的过程中你看到自然水域里有些什么?5、学生自由说说。6、小结:自然界的水由于各种原因,混入了各种杂质,其中有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如泥沙、石块、杂草、灰尘等脏东西;有溶于水中的杂质,如食盐、各种矿物质……,还有细菌、病毒等。二

3、.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提出问题:我们怎样才能除掉水中的杂质呢?2、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生1:我们组的水有泥土和细沙,我们可以静止一会儿让泥沙沉淀下去,然后再把上面的水倒出来。生2:我们组的水里面含有细草和小泡沫等,我们想把纱网放在上面,过滤掉大的东西,然后再用纱布过滤小的东西。……3、制定方案让学生结合实验器材制定出自己的实验方案。4.汇报实验方案。指名汇报,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统一的方案。5、探究实验,学生开始实验。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我们的实验方案选择其中一个实验进行实验,并填好实验记录表。实 验 记

4、 录 表净化过程采用的方法除掉什么杂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现象和结论2、学生汇报。生1:我们组是怎样除去水中这些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把水放在容器中静置一会儿,一部分杂质就会沉到水底。师补充:这种方法叫沉淀。为了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入明矾,明矾经过溶解后能把水中一些较小的颗粒粘在一起加快沉淀。我们附近农村,由于农民都使用了自来水,一般就不用在水中加入明矾沉淀。生2:沉淀能除去水中一部分杂质,但并不能完全除去不溶解的杂质。沉淀后的水还会有重量很轻的物体在水中

5、,我们组采用滤纸来帮忙。3、师小结:用沉淀、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于水的杂质,但不能除去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这就需要消毒,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把水烧开,这种方法叫“煮沸”;也可以往水里加漂白粉。我们把煮沸加消毒药品的方法统称为“消毒”,其中煮沸是简单的消毒方法。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师总结水的净化方法:除去水中不溶解的杂质和细菌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消毒等。你认为这种方法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指名说:先沉淀、再过滤、最后消毒。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了解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并进行饮水

6、卫生教育。(1)提问:你家饮用的水是哪里的水?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2)提问:自来水经过多道净化处理,能不能直接饮用呢?为什么?2、探究研究: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1)师:如果让你设计一个自来水加工厂,你有怎样的设想,把你的意图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2)学生设计。(3)展示学生作品。3、拓展:课下查阅资料,了解一下海水淡化的方法。板书设计:  7、水里有什么沉淀水的净化过滤消毒 小学科学教学反思通过对《水里有什么》这一课的教学,我深刻的体会到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7、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能力。学生的科学探究主要以系统的观察为基础,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水,经过观察能够发现一些平常未能发现的秘密,这样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本课以“观察探究”为主线,让学生亲身敬礼这样的一个过程:提出问题—观察问题—整理讨论—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探究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中对于各个环节应由学生自行定夺。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学生大胆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尽情的实验中,创新思维,动手能力表达能力

8、都得到了培养。探究活动中,学生以小组进行活动、讨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不足的是:我认为还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引领者,有极少数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今后还要多反思。建议:在科学活动中孩子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要让孩子们发现、归纳、概括,其实老师引导孩子去发现、去思考,比什么都重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就会给他们更多的帮助,体验发现乐趣和成功的快乐。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