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高三语文专项训练选择题5

2008届高三语文专项训练选择题5

ID:8689011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5

2008届高三语文专项训练选择题5_第1页
2008届高三语文专项训练选择题5_第2页
2008届高三语文专项训练选择题5_第3页
2008届高三语文专项训练选择题5_第4页
2008届高三语文专项训练选择题5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届高三语文专项训练选择题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届高三语文选择题专项训练题五班级姓名会考号一、(12分,每小题3分)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蹩进干瘪撇开校园一瞥B.饱绽银锭靛蓝荷花淀C.屯兵迟钝打盹囤积居奇D.屋檐赡养瞻仰蟾宫折桂2.下面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足球比赛中故意激怒对方核心球员,使其严重犯规而被罚下,是某些无德球员的惯用技俩。B.每当我走近某一棵久付盛名的古树,总会产生一丝丝愁怅。C.“一片甲骨惊天下”,百余年前因发现甲骨文而振惊世界的殷墟,再次为世界瞩目。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河南安阳沉浸在喜悦和兴奋之中。D.近年来因沉湎于网络游戏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人数出现上升趋势,各地政

2、府正在着手严厉整治网吧。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最近,一权威网站发布消息,称电子邮件已跃升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②什么叫魅力?我没有去查字典。按照我想当然的理解,在当下的语言环境中,它和“吸引力”一词大概是同义词。或许你会反对我这样解释,但你如果去看一看现代作家们对这一词的使用,或者去网上浏览一下,就知道这样解释,尽管这样解释是不对的。③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与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有关的教育活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A.媒体无可非议只有/才   B.媒介无可厚非只有/才C.媒介无可厚非只要/就   D.媒体无可非议只要/就4.下列各句

3、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着眼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确实实现了繁荣经济、活跃经济、拉动经济的初衷。B.今天,团中央青工部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国青年职工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C.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鲍遂献透露,应对公民起名中越来越多的冷僻字和重名等问题,公安部正在研究起草《姓名条例》,以立法手段来解决身份证制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D.周人创造了农业文明在《诗经》中有大量篇幅记载和表现,有的是春夏之际向神灵祈福或秋天之际答谢神灵的乐歌,有的直接反映了生产生活的场面。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和谐社会”提出的意义《左传·襄公》写道“八年之中,九

4、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政治和谐、社会和谐。20世纪80年代,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改称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2002年中国共产党发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号召,2003年又提出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如今倡导的“和谐社会”,其中的“和谐”二字不只是指社会的一种状态,更重要的是:提示人们从和谐这一角度对社会进行分类。因此,“和谐社会”一问世,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外交部的一本刊物《北京共识》立即赞誉“中国的决策者正在寻求‘和谐’”。生活在“和谐社会”的人最能体会“和谐社会”的幸福;经历过社会冲突的人更懂得“和谐社会”的可贵。中国人比较熟悉“小康社会

5、”,应当看到“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一鸟两翅的关系。“小康社会”本来就应当是和谐社会。由于一直被认为主要是指经济上的目标,因此,“和谐社会”就变成了主要是指除了经济以外的社会目标。经济与社会是互为前提的。我们都喜欢讲“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完全正确的。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请看世界上有多少“手中有粮”的人心中仍然很慌啊!这个简单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经济与社会之间不协调,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不行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用现代人的经济眼光看,落后得很呐!为什么流传古千?还不是因为历朝历代的人都羡慕那既稳定而又“怡然自乐”的和谐吗?社会是经济的环境,社会是经济的导向,社会是经济

6、的动力。环境有好坏,导向有正误,动力有大小,只有和谐社会才是好环境,才是正导向,才是真实的动力,持久的动力。中国人喜欢讲“社会稳定”,应当看到“和谐社会”与社会稳定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社会不稳定谈不上和谐。在实现了社会稳定以后,紧接着就应当向“和谐社会”迈进。“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稳定是有多种类型的。死水一潭,固然稳定得连一点涟漪都没有,可那毕竟是死水,容易腐臭。高压下的稳定是表面的、短暂的,不是真正的稳定;和谐的稳定是内在的、持续的,是真正的稳定。和谐也有多种。静态的和谐固然可贵,动态的和谐更加难得。从古希腊到黑格尔都阐述过“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相同的东西产

7、生和谐。”和谐不是原地卧倒,不是故步自封。动态的和谐才是美,才是艺术。动态的和谐使人心情舒畅,能调动全社会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和谐”与“稳定”,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动、静相间,社会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中国人已告别“斗争哲学”多年。那么,应当取“斗争哲学”而代之的是什么?今天明确了,是“和谐”哲学。“和谐社会”是“和谐哲学”的体现。事物之间有矛盾,也必然有斗争,可斗争是第二位的。斗争,不是为斗争而斗争。斗争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和比较和谐的社会。尤其是在两大对立阶级基本消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