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初二:初二语文专项指导——古文阅读

决胜初二:初二语文专项指导——古文阅读

ID:8694240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5

决胜初二:初二语文专项指导——古文阅读_第1页
决胜初二:初二语文专项指导——古文阅读_第2页
决胜初二:初二语文专项指导——古文阅读_第3页
决胜初二:初二语文专项指导——古文阅读_第4页
决胜初二:初二语文专项指导——古文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决胜初二:初二语文专项指导——古文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文阅读生传 1、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第二段:赞语(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2、“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木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4、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

2、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5、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特点: 五柳先生对名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文中反映他这种思想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名利”。 五柳先生的性格和思想正表现了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于贫穷的

3、生活。 6、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含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溺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作者 “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7、“赞”语中哪句话和前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8、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1)“好读书”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这是他不追

4、求名利的体现。 (2)饮酒。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3)著文章。其目的“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他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 9、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10、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

5、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11、“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

6、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其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马说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各有何作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马说》中起论点的作用,下文都是从反面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2、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伯乐:比喻重视人才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食马者:比喻不重视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3、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

7、”,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4、找出千里马不幸遭遇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说明千里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差,揭示封建统治者不重视人才。 5、“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揭示食马者的昏庸无知。 6、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 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

8、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为了献身\'四化\'建设,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7、本文的想法全是对的么?有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本文的局限性:文章流露了个人的感叹,作者还是仅仅把认识并提拔人才的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 8、各段段意: 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第2 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3段:对执策者的“不知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