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ID:8696122

大小:6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4-05

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4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6云南的歌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2、在认真研读文章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小型的研讨交流活动,用音乐构件的平台,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课文,欣赏品味文中语言片段。2、口味文中重要语句,感受云南歌会的文化气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对人、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赞美之情。教学重点:本文是一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面中的唱歌的情景,三个场面的内容各是什么,写作手法上的不同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的。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对

2、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设计思路本篇课文用两课时完成。按照整体感知——研读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学,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出文章围绕云南的歌会写了哪几个场合的歌唱情景,重点写了什么,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云南歌会的特点。还要把握不同场合的歌唱又怎样的特色。在写作方法上,不同的内容是怎样表现的。画出文章中自己所欣赏的语段,通过反复研读,及比较阅读体会文章写法和语言上的特色。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课外收集有关民歌的资料,在拓展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

3、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准备1.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即物起兴(xìng)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huì)2、收集有关民歌的资料及沈从文表现湘西农村生活的有关文章。3、教师搜集资料准备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研讨、探究文中对对歌的三个场面的描写。教学步骤1.导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沈从文从遥远的湘西走来,他的《边城》、《长河》、《萧萧》像一块块的冰清玉洁的翡翠带着中国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自然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沈从文想一座通往乡土古寨的桥梁,湖南四川贵州交界的偏远地

4、带的民俗风情,随着他的文学作品的流传,一天天被人们所了解。今天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一齐来领略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掌握以下字词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应掌握的字词: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即物起兴(xìng)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hu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1.课文中描写了在的大的哪三种不同场所听到的民歌演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说说与你通过电视和其它途径听到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要点提示:1.第一部分:山野对歌。第二部分:山路漫歌。第三部

5、分:村寨传歌。2.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是急性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是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三、研读探究。1.进一步阅读云南对歌的三个场面,分别把握三个场面对歌的不同特点以及作者写作的不同手法。四人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完成下列表格。内容特点写作手法要点提示:1.内容特点写作手法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重点写唱歌人山野漫歌急性的自由歌唱,发昏性情,自然成趣重点写唱歌的环境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云南民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重点写唱歌的

6、场面作业: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收集有关民歌的音像资料。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找出自己欣赏的段落仔细口味,领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步骤一、研读探究。再次默读课文画出你文章中的所欣赏的语段,说说你喜欢它们的原因,注意分析这些语段的作用和写法。(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要点提示:重点分析:第二小节的结合课后练习二比较两种人物描写在写法上的不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及其原因。文中的二小节,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藏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用一系列短句,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如在眼前,着色浓重、艳丽。《边城》中对

7、主人公翠翠的描写,中在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这两段人物描写各有千秋,文中的二小节以写实为主,写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态;课后练习二中的第二段侧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第四段用很多笔墨写进城一路的景色,想一想路上的景色、小鸟的歌唱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但是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内容。首先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

8、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据实而录——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在自然地写到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