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2016届高三语文5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天门市2016届高三语文5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ID:8719854

大小:5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5

湖北省天门市2016届高三语文5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湖北省天门市2016届高三语文5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湖北省天门市2016届高三语文5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湖北省天门市2016届高三语文5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湖北省天门市2016届高三语文5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天门市2016届高三语文5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门市2016年高三五月调研测试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

2、和答题卷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不仅存在和发展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儒学具有持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有着不断进步的发展前途,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共同决定的。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所以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

3、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当它传播到东亚其他地区时,又能与当地的思想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当佛学传入中国后,儒学不仅与之共存,而且将其引为自己的借鉴取长对象。这些都体现了儒学开放包容的特性,以及由此具备的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惟是以求、知错即纠”,而不能“知错不改、文过饰非”。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中国儒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以贯之的,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东汉著名儒学思想家王充在《问孔》《刺孟》中认为,即使对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和儒家学说创始人,如果发现他们思想中有

4、疏失有错误,也应加以“问难”,以纠“非”而明“是”。像王充这样敢于指出和纠正前辈儒学思想家著述与言行中错误的学者,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这说明,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为务”。所谓经世致用,就是要坚持将儒学的道德要求和思想主张应用于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社会的治理,也就是儒学大家们坚持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实干兴邦”。在中国西汉时期,著名儒学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为汉武帝所采纳。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和实质,就是要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

5、理政的主导思想。正是由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才不仅成就了它对中国文明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所以它能够“因时达变、推陈出新”。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弃旧而图新,反对蹈常袭故、陈陈相因,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和儒学工作者为学与治世的共同追求。儒学产生以后的两千多年间,经历过多次大的自我更新与演进。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传统儒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弘扬和发展儒学所蕴含的思想精华,使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成为社会

6、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中国历代儒学学者、儒学工作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政治家,不断根据时代条件、历史使命和社会实践发展变化的需要,适时推动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保证了儒学与不断前进的社会实践同在,与长流不息的文明之河共进。1.下列对儒学的本质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兼收并蓄其他的学说,与其他学说共存,在共存之中取长补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这些表现了儒学的开放包容的特性。B.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所具有的重要特性,中国儒学在文化的发展历程,都对自身思想存在的问题,加以了指出和纠正。C.儒学的经世致用,就是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7、和“实干兴邦”,将儒学的道德要求和思想主张应用于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社会的治理。D.在治学与治世上,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弃旧而图新,反对蹈常袭故、陈陈相因,这些都是儒学经世致用的特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显学”,只是因为儒学学习了其它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从中吸取了思想营养。B.当佛学传入中国后,儒学不仅与之共存,而且将其引为自己的借鉴取长对象,这体现了儒学开放包容的特性。C.中国历代的文人,不断根据时代条件、历史使命和社会实践发展变化的需要,适时推动儒学的创造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