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1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ID:8765849

大小:10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07

201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1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1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1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1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昌平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语文试卷学校                          姓名                  考试编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考试编号和姓名。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

2、,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即使(jí)       粗犷(guǎng)        扣人心弦 (xuán)B.恣意(zì)       广袤 (mào)         满载而归 (zài) C.绮丽(qǐ)       坎坷(kē)         恰如其分(fèn)D.哺育(pǔ)       相宜(yí)         杞人忧天 (qǐ) 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正确的一项是A.碧波——随波逐流    解释:“波”有“波浪”的意思。     判断:“碧波”指碧绿色的波浪;“随波逐流”指随着波浪起伏,随

3、着流水飘荡。比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B.触及——触景生情    解释:“触”有“接触”的意思。判断:“触及”指接触到;“触景生情”指接触到当前的情景而产生某种感情。C.较量——斤斤计较    解释:“较”有“比较”的意思。    判断:“较量”指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较本领、实力的高低;“斤斤计较”形容过分比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D.淡薄——厚此薄彼    解释:“薄”有“轻视”的意思。    判断:“淡薄”指冷淡、轻视;“厚此薄彼”指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

4、学生差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     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      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A.即使    也    而是        B.因为    就    所以    C.假如    就    那么        D.既然    就    而是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林书豪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肤色?他的执着?还是他成功以后的低调?  B.难道说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就可以不顾工程的质量而随意改变设计方

5、案吗? C.近年来《联合时报》声誉日隆,其中一些专栏汇集了专家委员精彩的言论,体现了政协报纸的风格,获得社会好评。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恶小而不为。”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迎面起了风,  ①  。我仰起头一望:街道两旁的树木都黄了,太阳光一映,显出一片透明的金色。 ② !A.①一阵落叶扑到我身上    北京的初冬多美啊  B.①一阵落叶落在我身上    多美啊,北京的初冬C.①一阵落叶落在我身上    北京的初冬多美啊D.①一阵落叶扑到我身上    多美啊,北京的初冬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

6、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我的心随梅雨潭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A.选段中用“摆弄”一词赋予梅雨潭的“绿”以人的行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梅雨潭绿波荡漾的特点。B.选段中把梅雨潭潭水比喻成“温润的碧玉”,突出梅雨潭优美的特点。C.选段中运用“她松松的……最嫩的皮

7、肤”的排比句式,形象描绘出梅雨潭千变万化的景象。D.选段结尾“我怎么比拟得出呢?”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的喜爱之情。二、填空(共8分)7.默写(共5分)(1)         ,白露为霜。(《诗经》)(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3)        ,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4)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       。8.名著阅读(3分)《①》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鲁迅回忆了跟随寿镜吾老先生在 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