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1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1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

ID:8767780

大小: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07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1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_第1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1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_第2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1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_第3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1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_第4页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1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1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潮南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语文科试题说明:全卷共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Iu一、基础(32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⑴问君何能尔?。,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2分)⑵兴来每独往,。行到水穷处,。(王维《终南别业》)(2分)⑶王安石在《伤仲永》中从道理上分析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因为“”。从而强调了接受后天教育的重要性。(2分)⑷,。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2分)⑸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默写完整。(4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⑴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⑵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xiāngxíngjiànchù()。⑶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dú()了职业的神圣。⑷他们的传统是yǐnjǐngshòulù(),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教育局通

3、知说,新分配的教师于本月15日前去报到。B.考试前有三忌:一忌考前不可心浮气躁,乱了阵脚;二忌考前不可顾此失彼,粗心大意;三忌考前不可自寻烦恼,自添压力。C.经过精心筛选和广泛征集,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最终确定“海宝”为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4.从下面的A项中选择一组关联词语,B项中选择至少二个词语,描写一段(不少于三句)关于初中生活的话,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A.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无论……都……;既……又

4、……;虽然……但是……B.茁壮,鞭策,丰硕,津津乐道,春华秋实,沥尽心血,心会神凝,抑扬顿挫,神采飞扬。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8分)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学习效率学习方式掌握80﹪以上的掌握50﹪-80﹪的掌握50﹪以下的(1)班:听老师分析讲解12人28人10人(2)班:自己看书做题11人30人9人(3)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40人9人1人⑴根据上表,请你分析探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你的探究结论。(3分)⑵结合自己

5、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5分)二、阅读(58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一)(16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6.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4分)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C.陶后鲜有

6、闻/屡见不鲜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7.翻译句子。(4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理解填空。(4分)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的生活态度。本文主要采用了□□□□的写作手法。9.下面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B.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孤高自诩的生活态度。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

7、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D.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二)(14分)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

8、来的。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