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

贵州省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

ID:8773903

大小:37.8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7

贵州省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_第1页
贵州省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_第2页
贵州省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_第3页
贵州省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_第4页
贵州省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贵州省遵义新蒲新区新舟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新舟中学刘承德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敬畏伦理与和谐社会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所谓“敬畏伦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的

2、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某种意义上说,“伦理”内在地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

3、伦理智慧的象征。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

4、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

5、们才崇奉被称之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当今时代,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愈来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一些人的敬畏感却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这种趋势的存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也相应地滋生、助长了人类病态的痴狂,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加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人类应该有所敬畏。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

6、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这种限制和规约,使人类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进而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这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特别是在人的主体性已得到极大张扬的今天,尤为必要。1.下列不属于对“敬畏伦理”这一概念理解的一项是()A.“敬畏伦理”促使人们有所作为,告诫人类有所不为。B.“敬畏伦理”是人类的一种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C.“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伦理”内在

7、地包蕴着“畏惧”的内涵。D.敬畏伦理是以人类特有的敬畏感为基础的道德规范。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A.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B.敬畏感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C.敬畏感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当今一些人的敬畏感日趋淡漠。D.对敬畏感的褒扬,不是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限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慎独就是在独处无人看见时,也要警示、规约自身的言行,谨慎不苟,这凸显

8、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B.因为敬畏伦理是人类培养人格、安身立命之本,所以,敬畏伦理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C.当今时代,有些人的敬畏感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逐渐弱化,这种趋势,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D.培育公民的仁爱之心,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公民的道德境界,敬畏必然性律令,就能建构成和谐社会。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