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政治试题解析

2017 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政治试题解析

ID:8774959

大小:20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7

2017 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政治试题解析_第1页
2017 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政治试题解析_第2页
2017 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政治试题解析_第3页
2017 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政治试题解析_第4页
2017 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政治试题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 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政治试题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政治试题解析24.(2011年重庆卷)2010年,重庆市政府拿出部分资金,在全国率先启动公租房建设项目,并计划到2020年在全市形成“60%到70%的人住商品房,30%到40%的人住公租房”的城市住房模式。重庆公租房建设是①调控重庆市商品房房价的重要手段②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③财政对社会分配进行调节的重要表现④完善重庆市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政府出资属于财政支出,政府出资建公租房,以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是财政对社会分配进行调节的重要表现;同时也会减少对商品房的需求,因而又是调控房价

2、的重要手段。故选项①③正确。公租房建设与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无直接联系,虽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属于住房保障),但与社会保险制度无关,故选项②④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25.(2011年重庆卷)工资水平(W)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L)反而减少,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形是(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依题意,劳动力供给量(L)与

3、工资水平(W)在初始阶段是正相关,函数为增函数,曲线向上倾斜;W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两者关系转为负相关,函数为减函数,曲线方向随之改变。B项符合题意。考生如果不习惯经济学中以纵轴(本题为W轴)反映自变量,以横轴(本题为L轴)反映因变量,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按数学的方法画出函数图像(类似开口朝下的抛物线),再通过翻转和旋转还原为经济学函数图像。26.(2011年重庆卷)2009年,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汽车信贷政策,助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800万量,位居世界第一。由材料可知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汽车的生产与消费B.汽车消费增长是汽车生产

4、增长的决定性因素C.汽车信贷政策的变化影响汽车的销售和生产D.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解析】信贷政策属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故A项错误。B项隐含着“消费决定生产”这一判断,是错误的。D项过于绝对,贷款买车是否属于超前消费,须具体分析。如果贷款数额过大,超过偿还能力,则属于超前消费;如果贷款数额没有超过偿还能力,则仍然属于适度消费。C项符合题意。27.(2011年重庆卷)张某有5万美元,他决定将其中的2万美元换成人民币,3万美元换成欧元,根据下表四家银行提供的当天外汇报价,张某应选择的银行分别是银行汇率甲乙丙丁1美元兑人民币6.5

5、2276.52486.52576.52351欧元兑美元1.42351.42581.42411.4222A.甲和丁B.丙和乙C.丙和丁D.甲和乙【解析】本题考查汇率这一知识点。在查看汇率时,要分清原始货币和目标货币。表中提供了两种汇率:第一种是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美元是原始货币,人民币是目标货币,张某持有的是美元,选择银行时直接比较各家银行汇率高低,选择最高的一家(丙)即可;第二种是欧元兑美元汇率,欧元处于原始货币位置,而张某持有的是美元,美元兑欧元的汇率是欧元兑美元汇率的倒数,故选择银行时应选择欧元总美元汇率最低的一家(丁)。答案为C。28.(2011年重庆卷

6、)图5给我们的启示是A.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B.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基础C.理性分析是指导实践走向成功的关键D.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解析】客观条件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我们不能因此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事实上,客观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广阔余地,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不利条件,创造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完成任务。漫画中上图,讽刺的是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的人;漫画中下图,赞扬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完成任务的人。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观点错误。29.(2011年重

7、庆卷)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地震的成功预警来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把握,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解析】地震的成功预警正是基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如果地震活动不呈现出规律性,就不可能对地震进行预警,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不科学,应强调“对因果联系的正确把握”。C项错

8、误,地震预警系统归根结底是人们发挥主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