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儿童权利家长无知无畏

侵犯儿童权利家长无知无畏

ID:8820774

大小:3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08

侵犯儿童权利家长无知无畏_第1页
侵犯儿童权利家长无知无畏_第2页
侵犯儿童权利家长无知无畏_第3页
侵犯儿童权利家长无知无畏_第4页
侵犯儿童权利家长无知无畏_第5页
资源描述:

《侵犯儿童权利家长无知无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侵犯儿童权利家长无知无畏关注儿童权利(下)■我国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有20多年了,但成人社会远没有把儿童放在应有的权利主体位置上,父母无知无畏地侵犯孩子合法权益却浑然不觉的情况普遍存在。■要想真正维护儿童的合法权利,必须首先理顺亲子关系,把孩子当成有思想、有感情、有合法权益的“社会的人”,像尊重其他家庭成员一样尊重孩子的人格。■儿童权利的重要内涵是凡事要以保护儿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主,但尊重儿童的参与权不是无原则地赋权,更不是放任自流。■本报记者杨咏梅《近八成家长不知道儿童权利》3月20日见报以后,许多读者来信参与讨论,有些老师在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

2、了有关儿童权利的讲解和调查,有些老师反省了自己教育孩子过程中对孩子权利的不尊重。漠视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失误的根本原因“为什么给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孩子却总是不满足?为什么家长对孩子管得越多,孩子身上的毛病越多?为什么孩子总是跟大人‘顶牛’?为什么家长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孩子却不领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认为,中国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最下功夫,却也最伤脑筋,根本原因就是家长漠视孩子的权利,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权利的主体,或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庸,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生存、发展规律和需求。“家长有了儿童权利的观念,才能重新认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研究中心

3、副主任童小军看来,很多家长缺乏权利意识,尽心尽力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却在教育行为上不尊重甚至侵犯孩子的权利。童小军举例说,孩子没考好,家长不和孩子一起好好分析原因,反而说:“你看看,人家都考95分,你怎么只考75分?考不好就别吃饭!”这种常见的语言暴力很容易被家长忽视,但实际上是一种虐待,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的人格缺陷。关颖说,我国加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有20多年了,但成人社会远没有把儿童放在应有的权利主体位置上,父母无知无畏地侵犯孩子合法权益却浑然不觉的情况普遍存在,比如——侵害生存权和受保护权:家长外出务工不管孩子,忙于工作忽略孩子;夫妻离异

4、推脱抚养监护责任;安全意识差,孩子意外伤害事故频发;过于看重学习,忽视孩子的健康;粗暴管教,给孩子带来心灵创伤。忽视发展权:家长按照自己的需求设计教育方案,让孩子被动地适应。把孩子当大人、把特点当缺点、把过程当结果、把部分当全部,忽视孩子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剥夺参与权:家长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的人,“亲子一体化”,认为自己拥有支配孩子的权力,凡事替孩子做主,自觉自愿地大包大揽,把自身的付出作为孩子成长的一部分,限制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智能和社会性参与的机会。针对读者来信中对儿童参与权的困惑,中国儿童中心科研与信息部部长霍雨佳展示了一张英国环境教育专家罗格

5、•哈特在《儿童参与——社区环保中儿童的角色与活动方式》一书中引用的图示,她说,这个阶梯实质上体现了儿童参与权得到体现和实现的进阶,从忽视到做门面摆样子,到能倾听儿童的声音,到能采纳儿童的意见,再到以儿童的意见为主,可以看出“儿童对自身发展的相关事务有参与权”的权重程度。霍雨佳同时强调说,儿童权利的重要内涵是凡事要以保护儿童、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主,但尊重儿童的参与权并不是无原则地赋权,更不是放任自流。打骂、圈养、置之不理、过度保护都是侵犯儿童权利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嘉川镇中心小学校的边翠英老师对三年级学生的调查访谈发现,44个学生只有一个没有挨过打,很多学生都挨过“老子把你打死”、“

6、你真笨”、“你真没用”、“给我滚出去”之类的责骂。相比之下,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挨打、挨骂要少些,因为隔代老人相对要溺爱一些。“初中生家长还有打骂孩子的行为呢!”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中学的赵江燕老师在她任教的初二年级一个班进行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约10%的家长会打骂孩子,约30%的家长偷看过孩子的日记,约20%的家长周末不让孩子出去玩,约5%的家长不让孩子玩电子游戏。“同样常见的,是圈养或笼养孩子,剥夺孩子的体育活动权。”石家庄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张振平注意到,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安全,不让孩子做这做那,束缚孩子的手脚,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体质,导致孩子体能、视力、心肺功能、身体协调性、平

7、衡能力等不同程度下降。“还有一种不尊重是对孩子置之不理,是一种软暴力。”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刘平易认为,有些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回到家中和孩子没有交流、也不进行沟通。这种软暴力的杀伤力很大,轻则把孩子推向社会边缘,重则将孩子推上绝路。“不让孩子有体验的机会,剥夺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责任,却要求孩子长大后会感恩、有责任、履行义务,这种能力哪里来?”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救师口小学的夏玉珍老师发现,农村乡镇小学的孩子从来不做家务,家长也不让他们单独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