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ID:8824133

大小:5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08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_第1页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_第2页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_第3页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_第4页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浅谈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姓名:王琪瑜【内容提要】“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1]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形象,它是一切美的想象的总汇。新月如眉,让人想起玉阶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构成一种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轻忧淡愁,构成一种朦胧凄楚之美;花月披离,余香袅袅,象征典雅艳丽之美;皓月当空,通脱潇洒,象征雄浑高古之美……不尽的象征创造着不尽的月亮世界,无数的心灵创造着无数的月亮形象。在淡淡的月光世界里“中国人那根极轻妙,极高雅而又极为敏感的心弦,每每被

2、温润晶莹、流光迷离的月色轻轻拨响。一切的烦恼郁闷,一切的欢欣愉快,一切的人世忧患,一切的生死离别,仿佛往往是被月亮无端地招惹出来的,而人们种种飘渺幽约的心境,不但能够假月相证,而且能够在温婉宜人的月光世界里有响斯应。”[2]翻开群星璀璨的中国文学史,文人墨客咏月的诗比比皆是,但是还没有人像李白那样,对月亮寄托着浓浓的情意和对月亮所作的无与伦比的细腻而动人的描绘。纵使是李白这样的天才诗人,他也有愁苦,也有乡愁,还有抱负,当然,更多的是失意。失意的诗人为了抒发胸中的失意,他选择了酒与月亮。李白一生钟爱明月,明月

3、在他的诗中无处不在。明月,如酒,是李白的精神寄托。诗人把他的青春热情、豪迈气概、自由理想、人间真情,统统融入这纯洁的自然之物中,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一边饮着醇香的美酒,一边把“愁心”寄给月亮。李白的一生都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全部诗作中,出现月亮意象的诗就占有其诗作1/4的比例,[3]并且每个月亮形象都有其独特的特征。李白的吟月诗歌在我国众多的古代诗人当中,表现得最为复杂、最为全面、也最完美。余光中曾在《寻李白》中概括李白的诗:“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

4、个盛唐。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13-可以这样说,李白的咏月诗歌代表了我国古代诗人关于咏月诗歌的最高成就。一直以来,李白都是文学界大家和学者研究的对象,其中,研究和分析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也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粗略谈谈。【关键词】李白诗月亮意象一、李白月亮诗的意象类型浩瀚缥缈的漫长的历史长河,曲折复杂的坎坷人生。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月亮成了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从而使月

5、亮这一无生命的物象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咏月之意象。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它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它是经过诗人情感、想象、思想和审美情趣等重新处理的感觉。李白笔下的月是一个融合了诗人全部情感的月,月亮在李白眼中,就是他的精神之所在。他以月亮作为其诗中的“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以月亮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游秋浦白笴陂二首》),“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山寄卫慰》),“我寄愁思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等。诗人也常把自己的这种个人之私情推而广之地来表现天下所有人的共同思想感情,如:“边月随弓影,胡剑拂霜花”(《塞下曲》其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等等。可见,“在情感寄托阶段,月亮已由独立的客观景物内化为人类情感的组成部分,创作主体以象征、移情等手法,将自我感情倾注到月亮意象上,主客体通过某种特定的感情活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4]以月亮象征美人和恋情。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

7、),“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忆旧游》),“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越女词》其四),等等。这类诗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感到一种朦胧的美感。李白之所以那么喜欢月亮,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月亮是美的代称,美的化身。-13-以月亮象征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李白的一生虽然怀才不遇,在痛苦与孤独中,作者并没有完全消沉,他一直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止。因而,在李白的诗作中流露出宏愿伟志是必然的,不是吗?作者曾经唱出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慷慨高

8、歌,而且,诗人始终都记住了自己的志向,他一直希望“常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在这里,月的意象成了理想的象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等都是此类诗篇。以月亮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行路难》其三),再如“天晴江月白,心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