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遗失的村落(阳凤篇)

寻访遗失的村落(阳凤篇)

ID:8830153

大小:1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8

寻访遗失的村落(阳凤篇)_第1页
寻访遗失的村落(阳凤篇)_第2页
资源描述:

《寻访遗失的村落(阳凤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寻访遗失的村落我不想说荔波。对于荔波,今天备受关注的它,再提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却很少与人知道,在荔波版图的西北角与独山县接壤的地方,有一座村落,已经遗失。朋友劝我去荔波,却没有带我到那些有名的景点,而是在西北角一个叫甲良镇的地方下了车,虽名为镇,但甲良给人的感觉总有一种力量,是发展的魄力,这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这是荔波与外界联通的要道,是游客去往大小七孔的必经之地,是荔波的西北重镇,今天的甲良街道,宛如现代化的小县城。而朋友对我说,这不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还有半小时的车程。于是,我们在甲良车站候车,从中午一直等到下午五点,一辆中等巴士才

2、缓缓驶来。车上却只有四五个人,显得有几分寂寥。在闲聊中,司机告诉我们,因为现在阳凤基本上没什么人了,所以都不怎么愿意往这边跑,白天只好去其他地方跑跑挣点钱过日子。是的,阳凤,基本上没什么人了,一个遗失的村落。在车上,朋友告诉我,阳凤本是一个乡,是一片沃土,这里产的大米不仅在荔波,就算在整个黔南也是小有名气的,在其行政中心街道,自古以来都是繁荣的影像,改革开放初期,阳凤依旧是一派繁荣之景,每逢赶集的日子,街道上便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还经常有外地商人来到这个地方做生意。荔波的新公路开通后,便把曾经作为沟通外界要道的阳凤给孤立了,从此阳凤就像与世隔绝一

3、般,很少与外界联系了,阳凤的命运就发生了转折,外边在迅速地发展,阳凤却在逐渐落寞。说着说着,车子便在一个三叉路口处转向了一条更窄的路,另一条路是通往广西的,而这条较窄的路便是去往阳凤的,让我惊讶的是,这样已经落寞的地方,竟还有这样一条崭新的柏油路。朋友说,这条柏油路是刚刚建成的,前几年,我们的脚下仍然是坑坑洼洼的烂泥路。车子驶进重山,弯弯曲曲的公路连通着这个带有几分伤感的目的地。阳凤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名字,它得名于座落在阳凤中部南北对立的羊山与凤山,原名羊凤,后称阳凤,它包括新场、石板和益觉三个村,但现在人们说阳凤主要是指新场,自从归属甲良镇后,阳

4、凤乡便成为了历史,阳凤便名存实亡了,现在人们依旧叫着阳凤只是随着习惯罢了。阳凤原有人口近万,但近几年人们纷纷往外迁,阳凤所剩人口就没有多少了。驶过万重山,突然来到一片辽阔又空旷的土地,让视野一下子宽敞的很多,这片土地就像被装在大缸里一样,被崇山峻岭包裹得严严实实,这就是阳凤。我们在一条街道处下车,朋友告诉我这就是曾经繁荣的阳凤,我们的脚下埋藏着过去的繁荣与热闹,而我的眼前就只有约一百米的街道,街道两旁散乱开着几家小店,街道上几乎没有人。徒步走过街道,周围便是大片的梯田与零星分布的村寨。阳凤是一片沃土不假,这里有崇山峻岭,有清流激湍,有茂密的森林,

5、有层层的梯田,水资源极为丰富,在黄色与红色泥土为主的大西南,阳凤的土壤却是黑色的,这里的高山把阳凤与外界相隔,在这片土地上,聚居着最淳朴的布依人,他们世世代代依山而居,过着与世无争,和谐和友爱的生活。有一首是这样写道:“大田大坝水汪汪,阳凤本是鱼米乡。年年四八牛王节,家家花饭摆中堂。”“四八牛王节”即“四月八”,是布依族人独特的节日,在阳凤,每年的农历四月八日,人们纷纷把自家的牛牵到指定位置进行斗牛比赛,以此祭天,而花饭便是布依人家特色食品花糯米饭,这一天将花饭摆在中堂以祭祖,但无论是祭天还是祭祖都是布依人在盼望着来年五谷丰登。一百五十年前,西南

6、巨儒郑珍来到荔波,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阳凤斗牛节隆重的场面,但却有一件事令他极为费解,在郑珍写的两首记录“四月八”的长诗中,有一句这样写道:“此岂犹不足?四月不耢田,何以望秋熟?”。翻开《荔波县志》,记录着阳凤繁荣无比的曾经,过去的阳凤集市,街道错中复杂,买卖的各行各业分布清楚,服装、小吃、菜市、牛马市场、活禽市场等各种行业分布在阳凤街道不同的角落,在当初的荔波,阳凤算是少有的各行业较为齐全的集市,一直都是西北角重要的经贸中心,住在这里的人们勤劳、淳朴、善良,过着幸福、和谐的小生活。而今天,却变成了如此萧条的地方,在村寨,到处是空荡荡的房子,路

7、边是随处可见的荒田,街道上已经失去了曾经的纷繁,商人们纷纷撤出阳凤,人们逐个搬离这个世世代代的根基。在过去,提到阳凤,人们便会增加几分赞赏,而今天,相比于周围地区的发展,阳凤留给人们的是微微的感叹。朋友告诉我,曾经小年和四月八是阳凤最为隆重的节日,但这几年随着大流,人们都只过大年,已基本没人过小年了。四月八也因观众越来越少,举办得越来越缺乏观赏性。来到村寨,已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有的只有留守空房的老人。和村寨中的老人聊到阳凤的这两年时,老人眼中充满着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有一小朋友告诉我他最大的愿望是离开这个地方。“过去,人们归咎于落后的交通,十

8、年前,通往甲良的黄泥路修通后,本是希望可以给阳凤带来一点转机,可这条路,却成为人们离开阳凤的‘出路’,有人认为是因为路太烂,而去年刚刚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