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018-a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018-a

ID:8851880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9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018-a_第1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018-a_第2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018-a_第3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018-a_第4页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018-a_第5页
资源描述: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018-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菩提道次第广论翻译第十八卷A面  我觉得要如何修行呀?这是自己的自在完全拿掉、彻底拿掉。善知识你最好委屈婉转的了解,他说的什么?他的内容是什么?你了解的越深、越彻底、越圆满,跟着他去,对你是只有好处。关于这个概念,一定要慢慢地一步步地认真的学下去才能够了解的,我这里随便的提一下。所以真正依靠善知识的时候,现在这个地方说,不管他怎么毁骂,外面固然是一切不怕,里边心里上也是如此。而且你反过来想,老师骂你正是净除你的罪障,正是积聚你的资粮,现在没有懂得道理之前,你不妨这样想,将来你学下去你自然懂得那个道理,百分之一百的千真

2、万确,我在这里保证你们,如果你们认真学,不认真学那就一点用场都没有。你学下去,我可以经上面论上面翻给你们看,没有一个例外的,没有一个例外的而且,现在我们继续看下面的祖师马上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朵珑巴对于善知识画师,每来谒见便降呵责,画师弟子○摩瓦云:『此阿阇黎于我师徒,特为瞋恚。』画师告云:『汝尚听为是呵责耶,我每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  那个朵珑巴对他那个弟子善师,是他的弟子,他那个善师每次去见他老师朵珑巴的时候,总归把他骂一顿,那个时候那个弟子善师他自己本身也是已经有成就了,带了一大堆人来

3、,结果这个善师倒没什么,那个善师的弟子就受不了了,就跟他师父说,那个师公是怎么一回事情呀?对我们好像有成见,我们每次跑得来他对我们是特别地大发脾气。画师怎么告诉他?汝尚听为是呵责耶?你还以为他在骂你,你真不懂,我每次到这地方听见我的老师这么骂我一趟,是受最好的一次教训,最好的一次教诫,最好的一次加持。黑茹迦是什么?黑茹迦就是本尊,那个本尊是现愤怒相的这个本尊,比如说我们说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他现两种身,一个就是文殊师利菩萨的这个叫寂静尊,另外一个大威德金刚就是他现那个愤怒身,就是他现的愤怒相,所以这个现愤怒相,

4、这个一定是什么?这个一定是报身,你把他这个老师说的话把它听成骂,我听了就是最好的一次加持!看看,这个地方有大文章。现在我们不一定懂,我们不妨引一个中国人的典型的故事来看一下。我们中国的祖师们所以棒、喝、打;随便那一个踫见那个老师的时候,不是骂就是喝、就是打,乃至于像一指禅,把那个指头就劈掉了,有这一件事情,像那个陈睦洲,然后呢对他的这个弟子─法眼,去参他的时候,啪一下把他的脚弄断了,对不起,这是最大的大加持,何止一骂,何止一打。这个是我们真正应该了解的,所以在这地方注意一下,如犬心,在任何情况之下你不要容许这个烦恼生

5、起来。【「八千颂云:『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咨,而不思念。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  这八千颂就是般若,般若有广般若,有略般若,八千颂就是个略般若,实际上这个地方所指的八千颂是第四会,第一会第二会都是广的。这个里边告诉我们,假定说这个说法的这个师长对求法的人,现这个毁咨就是瞋、恚、责、骂,那个时候你千万不要从这个地方去思惟,去自己妄加分别,这非常重要非常重要。不但般若,华严上面也特别的一再地交代,华严一再交代,文殊师利菩萨告诉善财童子说你要成就真正的佛道,一定要依靠善知识,然后依

6、靠善知识要怎么样啊?要不怕疲厌,要用种种的方式,最后告诉他如果这个善知识现那个病容,换句话说不合理的这种状态做的时候,你怎么办呀?你千千万万不要从坏的那个方面去想,告诉他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地方亦复如此,应该对于这个师长,决不退舍二点,舍是舍弃,说好了不跟他学了;退是退心。不但不退舍,还要什么?增上希求正法,本来这个希求法的心,还不一定那么强,反而因为这样的毁咨更增上,敬重不厌,恭敬尊重绝不厌弃而跟着老师。我们上次曾经提过的道宣律祖,他回去的时候他老师就不接受他,骂他赶他,他有没有一点点瞋恚心呀?如果有一点点瞋恚心

7、的话,今天我们就不可能有这样圆满的佛法遗留下来了,对不对?他不但是不这样而且是「增上希求」,他更是「一心的恳求」他的老师,跟着他的老师,所以最后终于成就。所以不管是印度也好,中国也好,乃至西藏也好都是如此,这是我们的典型的最好的榜样。最末一个【「如船心者,」】  像船,【「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最后像船一样,对尊重的事情不管多少来来去去,没有一点厌患,那么这个船跟乘两个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个船是若来若往就是没有一个例外,乘的话通常从这里到那个地方去,这两个稍有差别,这里我们不加细辨了。这个是说

8、原则上面我们亲近一个善知识,应该把持的心里的认识,我们要这样去做的,那么现在下面在这个原则上面,我们在这个地方应该怎么做?而这个里边的根本何在?【「第二修信为根本者。」】  这个是我们修学佛法的最重要的,修学佛法最重要的是亲近善知识,而亲近善知识第一点对善知识要修信心,这是所有的根本。【「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