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888

食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888

ID:8870618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0

食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888_第1页
食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888_第2页
食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888_第3页
食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888_第4页
资源描述:

《食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88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学生安全文化期末考查作业姓名:张曼茹专业:生物工程学号:0811002302013年11月11日食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张曼茹福州大学【摘要】食品安全是事关民生的重大问题,没有食品安全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加强食品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是制度文化的建设。要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在全社会形成按制度、有秩序行事的共同养成;要不断地健全各类法律法规和监督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遵纪守法、不敢碰“高压线”的敬畏心理;同时要不断完善诚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的职业道德水平,重新唤起人们缺失已久的廉耻感,从而养成全社会的自律的习惯。【关键词】食品安全道

2、德建设企业诚信安全制度1.引言目前食品质量安全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引发的重大事故在我国屡见不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正面临着越来越为严峻的考验。在此形势下,全面建立起适合食品企业的安全文化体系,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成为了企业既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又推动自身科学稳步发展的当务之急。从这一课题出发,本文将着重围绕分析食品安全的原因、如何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企业本质安全,做一些浅显的思考和探讨。2.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2.1市场机制对食品安全的控制作用失灵2.1.1.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无法识别食品安全特征。企业选择“

3、人为污染”食品的失信行为,主要源于消费者无法识别单个食品安全的特征。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失信行为有两类:一是隐藏知识,即有些信息只有一方当事人知晓,而另一方不知晓。例如,猪肉生产经营企业掌握猪肉含“瘦肉精”的信息,但消费者并不知晓。二是隐藏行动,即签约时双方都了解有关信息,但签约后一方利用对方不了解的信息,采取“偷懒”行为,给对方带来损失。企业“人为污染”食品属于隐藏知识的失信。食品企业失信的诱因主要在于其失信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然而这种信息不对称对他人的利益必定会造成伤害。2.1.2消费者为食品安全买单的支付意愿偏低,市场存在“劣

4、币驱良”现象。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中心的一项针对公众“选购食品时判断食品安全性的主要依据”的调查显示:品牌(38.50%)、标签标识(25.31%)、购买场所(23.01%)是公众选购食品时进行安全性判断优先考虑的因素。亲友推荐是8.35%,而公众对价格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仅为4.83%。当然我国消费者不愿意对食品安全买单,除了受收入限制外,还与其消费观念有关。应该提出:为避免食品企业通过隐藏信息获取利益,消费者应担当的责任是转变消费观念,通过消费支出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意愿。因为消意愿是推动企业提供安全食品的重要因素。生产者是食品

5、安全供给的主体,只要管住不安全食品进入市场,就能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事实上,消费者通过安全需求和支付意愿向市场传递信号,能够对企业安全食品供给形成激励。在购买力驱动下,企业有动力提供安全食品。同时,也必须承认企业提供高品质的食品需要支付高成本。因为企业为提高食品安全性须投入检测等成本,成本投入须通过提高价格来弥补。企业提高食品安全性的基本前提是边际收益能够补偿边际成本。假如消费者对安全食品表现出偏低的支付意愿,则可能导致优质企业纷纷退出安全食品市场。2.1.3.企业经营者的急功近利的暴利行为部分行业垄断性高收入使得食品企业急功近利。

6、食品企业失信行为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这与行业间收入差异扩大的趋势有一定关联。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问题和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常识,是食品安全的关键。市场越发达,诚信问题就越重要。食品属于体验商品,其质量尤其要靠生产经营者自律,但某些企业卖“黑心”食品,追求超低成本,故意从事违法违规行为。当前经营者食品安全的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还非常淡薄,他们以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代价,获取不正当利益。而中国众多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

7、卫生问题。2.2相关法律缺失及威慑力不足问题在食品市场中,如果由于企业“人为污染”食品,导致食源性疾病爆发可通过确认问题食品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向企业索要赔偿。赔偿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会成为法律制度对企业控制食品安全的激励所在。消费不安全食品受到伤害的当事人可起诉企业获得补偿。尽管这种诉讼案可能给企业带来激励,即为了避免诉讼成本、补偿成本以及诉讼的负面宣传,企业愿意生产更安全的食品。但由于很难确切地判断疾病是某种食品所致。这样,消费者所面临的诉讼成本可能会超出投诉价值,甚至超出整笔交易价值,导致得不偿失,即诉讼难以成功。例如,三聚氰胺乳

8、制品事件后,部分受到伤害的婴幼儿就是因为界定困难而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另外,我国企业“人为污染”食品事件频发与企业违规成本过低、惩罚力度不够有直接关系。例如,在欧美国家,企业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有规范操作。而在我国,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