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走工业强村之路的调查

-村走工业强村之路的调查

ID:8884583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0

-村走工业强村之路的调查_第1页
-村走工业强村之路的调查_第2页
-村走工业强村之路的调查_第3页
-村走工业强村之路的调查_第4页
-村走工业强村之路的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村走工业强村之路的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村走工业强村之路的调查村走工业强村之路的调查一、基本情况武功县大庄镇方寨村是省委副书记张保庆同志的党建工作联系点,有3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640户,2998人,耕地面积1772亩。村上拥有一个年产值2.5亿元的东方纸业集团。2002年实行村企合并后,成立东方党总支,党总支共有党员86名,下设1个村党支部、5个企业党支部。近年来,张保庆同志多次深入该村调研指导,为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并为该村题词“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奔向小康”。东方党总支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方寨这一目标,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抢抓机遇,滚动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村

2、战略,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村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农民富裕、村风良好的喜人局面。200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500多万元,成为全县的明星村。村党总支先后被评为市县先入党支部、省级“五个好”党支部,方寨村也先后被省市命名为“文明村”和“小康示范村”。二、成功实践(一)工业兴村,走出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好路子。改革开放以来,方寨村农业生产取得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有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两委会”班子想为群众增收致富搞服务,却苦于无资金没办法,导致公益事业百废待兴,群众收入增长缓慢,出现了人心散、村风乱的局面。严峻的现实,使村干部深刻地认识到,人均不足0.7亩的耕地仅能

3、养家糊口,要致富,光靠农业不行,不办企业不成。思想认识统一后,村党支部、村委会毅然决定大办集体企业,走工业兴村之路。为此,党总支首先从转变干部群众观念入手,召开两委会、党员干部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认真学习发展集体经济的方针政策,使党员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后,组织党员干部到江苏华西村参观,学习外地发展集体经济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坚定了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还在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了“我们能不能发展集体经济,不发展集体经济怎能富民强村”的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更加明晰了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地处小麦主产区、桔杆利用率低、劳动力低廉的实际,聘请

4、专家进行指导论证,决定打造以造纸为主的支柱产业,走兴企强村富民的路子。(二)股份合作,创出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好方子。为了促进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上不断采取新措施,借鉴外地经验,推行股份合作制,在原有两个造纸厂的基础上,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有步骤、分阶段地对村办企业进行改造,在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中使企业进一步强盛。1999年,党总支提出了“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私营、个体经济,鼓励村民积极参股入股,组建企业集团”的口号。村上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将原纸厂、退水渠、道路和电力、土地等折合成股份,组建企业集团。集团公司实行厂长负责制,各企业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

5、亏,风险共担,分厂承包,超产提成。村党支部、村委会还鼓励村民积极参股入股,融集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了三个分厂,扩建了九条生产线,组建了东方纸业集团有限公司。2000年,他们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观念创新,提出了建立东方工业园区的二次创业计划,对园区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规划,配套建设,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新办企业入园发展。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再一次掀起了参股入股高潮,短期内聚集资金7000多万元,技改扩建了25条生产线。公司年产方化用纸8万吨,生产的5个规格、20多个品种的产品,畅销西北、西南和东南沿海一带,转销东南亚和吉尔吉斯等几个

6、国家和地区,一直供不应求。2001年,他们在干部群众中开展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组织党员、企业主和群众去河南南街村等地考察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这次考察“考察”出了方寨村发展的新思路:招商引资,园区带动,进一步发展运输、化工等与造纸业相关的产业,形成一条龙产业链、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2003年,东方集团引进资金300多万元,筹建了科龙化工厂,投资1800多万元,技改了13条生产线。截止目前,集团公司共投资9500万元,建成17个分厂47条生产线,拥有固定资产2亿元,其中集体经济占到了52.6%。公司年产值达2.5亿元,实现利税3000多万元,年上交国家税金200多

7、万元。(三)筑牢堡垒,构建一个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的强班子。实践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发展集体经济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为此,他狠抓了“一个选配”“三个落实”和“两个带头”。一是抓好领导班子成员的选配。党总支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在培养选拔干部上,除坚持政治强、文化水平高的标准外,更侧重于考察其是否懂市场、会管理和乐于奉献。根据这一标准,先后为总支下属的6个支部选配和调整了10名干部,其中支部书记5人。二是抓好组织生活制度的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