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整理果蔬加工工艺学

复习整理果蔬加工工艺学

ID:8917310

大小:26.8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2

复习整理果蔬加工工艺学_第1页
复习整理果蔬加工工艺学_第2页
复习整理果蔬加工工艺学_第3页
复习整理果蔬加工工艺学_第4页
复习整理果蔬加工工艺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习整理果蔬加工工艺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果蔬加工工艺学一、填空1、食品特征:安全、营养(平衡膳食)、良好的感官品质、保藏性1、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细胞壁的主要构成成分2、果胶物质:结构单元是D-吡喃环半乳糖醛酸3、果胶在果蔬中存在形式有:原果胶、果胶、果胶酸三种。4、果胶:成熟过程转化:还原糖+半乳糖醛酸5、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草酸、酒石酸、琥珀酸6、芳香物质:醇、酮、醛、酯、烃、萜类7、糖苷:苦杏仁苷、黑芥子苷、茄碱苷、橘皮苷、柚皮苷8、脂质:油脂、蜡质、角质。9、酶:氧化还原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脂肪氧化酶)水解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10、预处理过程:对原料进行选择、分级

2、、洗涤、去皮、切分、破碎、去核、护色、预熟11、原料预处理的目的:去除不可使用部分,便于后续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12、成熟度:可食成熟度加工成熟度过熟成熟度(生理成熟度)13、分级标准:大小、重量、品质(如色泽等)。14、影响食品传热因素:食品的大小形状粘稠度、食品初温、容器热阻、容器大小、杀菌设备选择15、常用罐藏容器:马口铁罐、铝罐、蒸煮袋。(或填写金属罐、玻璃罐、蒸煮袋)16、影响温热传的因素(填空):物料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形状、表面积;干燥介质的温度、湿度、流速;干燥设备、大气压力(真空度)、装载量。17、影响复水率的因素:水温、时间、果蔬种类(组织结

3、构)、干制方法18、高温短时杀菌:HTST93±2℃,15-30S(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发生19、凝固或变性而死亡)。20、超高温瞬时杀菌:UHT125-135℃,2-5S(利用直接蒸汽或热交换器,使食品在130℃-150℃,保持几秒或者几十秒加热杀菌后,迅速冷却,使细菌无法存活、生长。)21、无菌灌装三个条件:食品无菌、包装容器无菌、包装环境无菌。22、干制过程中物料发生的变化:物理变化:重量、体积、干缩、干裂、表面硬化、多孔性、热塑性。化学变化:营养成分、色泽、风味。一、名词解释:1、单宁:又称鞣质,呈涩味,可溶性单宁使口腔黏膜蛋白质凝固,使之发生收敛性作用而产

4、生的一种味感2、食品: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或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1、维生素:是一切活细胞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而需量极微的有机物质。(根据溶解性分为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VC;脂溶性维生素:VA、E、D、K。)2、原料预处理:不同类型的加工制品,其加工工艺不同,但对原料的处理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处理过程大致相同。这段在后续加工工艺之前大致相同的处理过程称为原料预处理。3、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盒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4、F值:又称杀菌值,包括安全杀菌F值和

5、实际杀菌F值。安全杀菌F值是指在某一特定杀菌温度下(通常指121℃)的热力致死时间。实际杀菌F值是指在某一杀菌温度下的实际杀菌时间。5、Z值:以热力致死时间曲线穿过一个对数周期的相应的温度变化值称为Z值。即热力致死时间变化10倍所需要改变的温度数。6、D值:即指数递减时间,在一定的处理环境中和在一定的热力致死温度条件杀死90%原有活菌数所需要的时间。7、TDT值:即热力致死时间,指在一定温度下,杀死某一浓度的所有微生物所需要的最短时间。8、商业灭菌: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杀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9、罐头顶隙:罐内食品的表面

6、到盖盖之间的空间,一般6-8mm。10、冷点:是罐头食品在加热杀菌或冷却降温过程中温度变化最缓慢的点。11、中心温度:冷点是罐头食品在加热杀菌或冷却降温过程中温度变化最缓慢的点,冷点的温度即为中心温度。12、排气:是指罐头食品装罐后排除顶隙、罐液、原料组织中所含的空气的过程。13、反压力:为了避免容器的变形和跳盖,常在杀菌冷却时向杀菌锅内通入一定的压缩空气来补充压力,这部分补充的压力称为反压力。14、出汁率:指从原料中获得的汁液的重量与原料重量的比值15、无菌灌装:指食品预先经过杀菌,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充填并密封于无菌的容器中。16、水分活度:表示食品中水分能够被微生物所利用

7、的程度。可用溶液中水分的蒸汽压与同温度下纯水的蒸汽压之比表示。17、外扩散作用:食品在干燥初期,首先是原料表面的水分吸热变为蒸汽而大量蒸发,称为水分的外扩散。18、内扩散作用:借助湿度梯度的动力,促使食品内部的水蒸汽向食品的表面移动,同时促使食品内部的水分也向食品的表面移动,这种作用称为水分的内扩散。19、温度梯度:食品在热空气中,食品表面受热高于它的中心,因而在物料内部会建立一定的温度差,即温度梯度。20、水分梯度:干制过程中潮湿食品表面水分受热后首先蒸发,而后水蒸气从食品表面向周围介质扩散,此时表面水分含量比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