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

苏教版: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

ID:8919228

大小:131.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4-12

苏教版: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_第1页
苏教版: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_第2页
苏教版: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_第3页
苏教版: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_第4页
苏教版: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古诗赏析练习题七年级(上)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体会本诗中“阔”字运用的妙处。【描绘里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气概豪迈。】2、本诗颈联似矛盾实有趣,请评析其中的诗趣。(以下答案有一点切合即可)【1、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2、岁暮腊残,连夜行舟,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

2、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3、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3、诗歌情感的表达也讲求曲折委婉,找出诗中与“客路”相呼应的词,试分析本诗是怎样表达思乡之

3、情的。【与“客路”相呼应的词有”行舟、乡书、归雁”。】【首联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颔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4、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相近的诗词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请评析这些名句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些诗句的共同特点就是不仅写景相当传神,而且能“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

4、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这件古物,引出了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之情。【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是“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过于直白,缺乏诗味。】浣溪沙(北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5、,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景语即为情语,请体会“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包含的情感。【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痛苦与失意。】2、化用诗句常常推陈出新,请评析“休将白发唱黄鸡”与白居易“听唱黄鸡与白日”的区别。【本诗云岩反问的修辞手法,反用白诗之意,表达了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在逆境中也要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诗人象一位高明

6、的水墨画家,用高超笔墨描绘出来早春的特点,请理解诗中写景的妙处。【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滋润温暖如酥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2、请分析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诗人运用了对

7、比的修辞手法,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到了暮春三月,“杨柳堆烟”,“满”城皆是,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喜爱。】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③惊鹊⑥,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④边,路转溪桥忽见⑤。1、词人行走在黄沙岭的路上看到、听到或闻到了什么?词人此时的心情如何?【词人看到了“明月、清风、惊鹊、鸣蝉”,听到了“鹊声、风声、蝉声、

8、人声、蛙声”,闻到了稻花的香味。词人内心充满丰收的喜悦对农村太平生活的珍爱。】2、从“旧时茅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