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ID:8919471

大小:1.64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2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_第1页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_第2页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_第3页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_第4页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开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稻谷、底部有许多小孔的陶盆、陶釜或陶鼎等文物,这说明河姆渡人在生活方面的一大进步是A用陶釜盛水煮稻米B使用陶器种植水稻C用陶釜或陶鼎储存稻米D懂得用蒸的方法制作米饭2.假如你生活在半坡氏族公社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使用的工具应该是下图中的3.右图是西周初期形势图,该图能反映出周初推行的一种不同于商朝的重要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井田制D、分封制

2、4.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BCD5.蒲松龄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历史时期A春秋和战国B秦末和春秋末C战国和三国D秦初和汉初6.下列成语典故,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的是①围魏救赵②退避三舍③烽火戏诸侯④“道路以目”⑤纸上谈兵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7.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和哪一家的思想主张最为为接近?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8.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中所写的人物是

3、:A李冰B孙武C屈原D扁鹊9.下边涉及我国文字演变过程的图示,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B.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隶书C.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楷书D.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隶书10.根据下边的想像图,你认为墨子在给他的弟子们宣传什么主张?A.人与人应该互助互爱,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B.作为统治者应以“仁政”治国,轻徭薄赋C.各种事物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互相转化D.应根据历史发展实行改革,提倡以法治国11.秦始皇的下列措施,彻底破坏了战国时期形成的“百家争鸣”局面的是A.推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度量衡C.焚书坑儒

4、D.统一文字12.仔细看下图,你认为哪一枚钱币是秦朝统一后使用的ABCD13.汉武帝为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是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②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③下令治理黄河水患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减轻农民赋税负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我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最早出现于A.西汉前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15.下列关于《史记》的说法不确切的是A.它既是一部重要的史书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B.由史学家司马迁编撰C.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D.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16.根据下面两幅图片,说出与该墓主人齐名的另一人物应是茂陵的《马

5、踏匈奴》石刻霍去病墓A.卫青B.梁冀C.班超D.张骞17.下列事件与台湾有关的是A.丝织业兴旺B.修建水利工程C.船队到达夷洲D.大兴屯田18.与下列表格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帝王在位时期原姓改姓原姓改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A.汉元帝B.东晋司马睿C.前秦王苻坚D北魏孝文帝.19.《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两幅图给我们揭示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是A、南北朝时期形成民族融合的趋势B、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流行穿汉服C、南朝统治者生活奢华D、历史发展出现倒退20.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的生产工具先进B、北方农

6、民大量南迁C、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D、南方自然条件较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21.周朝留给我们的,只是一段“纸上的历史”,迄今出土的文字,几乎全部刻在青铜器上,加起来也不过数千个,清代在我市岐山出土的_________鼎铭文长达497字,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铭文字数最多的青铜器。2004年,西周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在岐山县_________遗址发现疑似“周王陵”的周代大墓群,2004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该遗址西周高等级墓葬考古发掘正式启动,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22.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战国时一位思想家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

7、时令进山伐树,这位思想家是_________;北朝时一位农学家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这位农学家是_________。23.古时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在_________时期已经齐备;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最晚在________末年已经开始使用。24.秦汉时期,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两个皇帝分别是______和______。25.据科学家预测,2008年8月1日在我国的乌鲁木齐、哈尔滨、北京、兰州、武汉、拉萨、昆明等地都能看到日全食现象,而且距离我们最近的兰州可以看到100%的全食。早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