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转型中的犯罪问题 .

论社会转型中的犯罪问题 .

ID:8938752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2

论社会转型中的犯罪问题 ._第1页
论社会转型中的犯罪问题 ._第2页
论社会转型中的犯罪问题 ._第3页
论社会转型中的犯罪问题 ._第4页
论社会转型中的犯罪问题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社会转型中的犯罪问题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社会转型中的犯罪问题.犯罪作为一种反社会行为,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消极现象,本质上是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综合反映,是社会关系失调、社会结构不平衡的一种具体表现。应当说,犯罪与社会历史进程和社会环境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当今,中国社会正在以市场经济的建构为中介,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转型,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单一性社会向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与现代等一系列的矛盾、碰撞、冲突将不仅在表层,而且在表层

2、与深层、深层与深层之间展开,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社会的分化、多元化状况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以往的某些社会整合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现实的客观要求,而新的社会体制又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新旧两种社会的体制、秩序、规范和机制的并存将会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样,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得异常突出。犯罪现象,则正是由于这种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的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特质,正在出现量与质以及分布形式上的变化态势。这一点,已引起了政府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极大关注。因而,从宏观的视角出发,对社会转型中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与控制进行

3、一些探讨,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一、社会转型中犯罪的特点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秩序的更替与重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犯罪问题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显示出了新特点。1、从犯罪方式上看,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严重。目前,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团伙犯罪增多,许多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大案、要案,都是犯罪团伙所为。据兰州市的统计,公安机关抓获的案犯中,团伙成员达三分之一。[①]有些城市甚至超过了半数。例如,海南省近几年破获的暴力犯罪案件中,团伙案犯作案的已占80.9%。[②]一些犯罪团伙以各种关系为纽带结成犯罪

4、组织,而且组织日趋严密,带有明显的黑社会性质。一些犯罪团伙以同乡、邻里、亲朋关系为纽带构成,有名称、帮规,有等级、分工,有些还有团伙的统一标识。这些团伙有犯罪计划,作案手段凶残、狡诈,危害巨大。团伙成员中劣迹较深、五毒俱全的社会渣滓增多。这些成员往往极端仇视社会,集多种犯罪于一身,是极危险的犯罪主体。2、从犯罪类型上看,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严重。近年来,全国的暴力犯罪日益突出。暴力犯罪的主要形式是持刀、持枪抢劫和持刀、持枪杀人。一些犯罪分子模仿影视书刊中港台黑社会的行为,利用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组成犯罪团伙,持刀、持枪抢劫,杀人

5、越货,活动十分猖獗,手段残忍。据海南省的统计,1994年全省共发生持枪抢劫、持枪杀人案件263起,其中持枪抢劫的227起,持枪杀人的36起,这两类案件占整个刑事案件发案总数的4.5%,而1988年以前这两类案件很少发生。[③]毒品犯罪是目前国际社会的一大毒瘤。近年来,我国以贩毒为核心的毒品犯罪案件逐年骤增。当前毒品犯罪还表现出一些新的显著特征:一是毒品犯罪和其它类型犯罪相互交织,诱发各种犯罪案件的形成。一些吸毒分子为了吸毒,大肆进行抢劫、盗窃、诈骗、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二是犯罪主体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出现了职业化和黑社会特征

6、。一些犯罪分子为了牟取暴利,以贩毒为“职业”,形成了“专业化”的贩毒集团。三是毒品犯罪同猖獗的国际毒品交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国际贩毒分子企图把中国作为转运毒品的通道,开辟新的贩毒路线和毒品市场,这样,使毒品犯罪具有国际联系,增大了打击的难度。3、从犯罪主体的年龄特征上看,青少年犯罪问题突出。青少年犯罪在我国作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出现,是在“十年动乱”时期。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仍继续上升,在整个刊事犯罪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70—75%左右,个别地方高达80%,其中,少年犯增加到了13.8%,出现了明显的低龄化趋势。[④]4、从犯

7、罪主体的人口特征上看,流动人口犯罪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已达6000~8000万人。[⑤]流动人口急剧增加,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流动人口成份复杂、居住分散、行踪不定、素质偏低、法制观念淡薄,往往容易流窜作案,危害十分严重,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据成都市的调查表明,该市近几年抓获的犯罪分子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最大,且有逐年上升趋势,1994年,流动人口中的犯罪人员占该市犯罪人员总数的81.8%。[⑥]5、从犯罪形式上看,形式日趋多样化。在各类犯罪案件中,存在大量常见的犯罪形式,如盗窃、

8、抢劫、诈骗、强奸、杀人、伤害等,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犯罪形式,如拐卖人口、绑架、制贩假币、假冒商标等。其中既有消失多年的犯罪形式死灰复燃,又有一些新的条件下滋生的犯罪形式,一般都具有智能性、凶残性等特点,极难对付。此外,犯罪形式也开始向精神文化领域扩展。一些文化娱乐场所成为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