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希: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情势和新的产业政策取向

卢希: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情势和新的产业政策取向

ID:893875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2

卢希: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情势和新的产业政策取向_第1页
卢希: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情势和新的产业政策取向_第2页
卢希: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情势和新的产业政策取向_第3页
卢希: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情势和新的产业政策取向_第4页
卢希: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情势和新的产业政策取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卢希: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情势和新的产业政策取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卢希:当前汽车产业发展情势和新的产业政策取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兴奋参加本次汽车界的盛会,下面我就汽车产业面临的情势和新的产业政策取向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举世注视的成果。自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发布实施6年以来,汽车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范围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所取得的成绩:  一是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汽车产量从2003年的444万辆快速增长到2009年的1379万辆,全球排名由2003年的第四位进步到20

2、09年的第一位,2009年汽车产销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汽车消费国。  二是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以来,汽车产业克服全球兼容危机的影响,迅速复苏,带动了相干产业的发展,迅速扩大了税收,成为2009年以来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09年汽车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已超过2%,2009年近20家重点汽车企业团体实现主营业务收进1.51万亿元,同比增长29.8%。  三是自主品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中国自主汽车企业不但继续保持了在商用车领域的市场主导地位,在以轿车为主要代表的乘用车领域也取得了明

3、显的进展。2009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占产销量的比例已到达44.3%,轿车从2003年的17.5%进步到2009年的29.7%,主要品牌已具有了整机更关键部件的研发生产能力,并实现了自我配套,汽车电子领域的高压泵、电子转向等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  四是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汽车燃料经济性和尾气排放状态大幅度改善。最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包括汽车尾气排放、控制和燃料经济性标准、油耗公示制度及改革燃油税费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效果,乘用车新车百千米均匀油耗有所降落。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尾气排放、噪声等

4、在内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已初步得到有效控制,汽车有害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已大幅度下降。  五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积极进展。部份技术到达国际先进水平,主要汽车企业纷纭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汽车企业积极投身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到目前为止,产业和信息化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已到达了60多家,新能源汽车产品已到达了240多,13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的实验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六是吞并重组取得较大进展。在市场竞争和政府部分的推动下,6年来,汽车骨干企业之间进行了多种情势的战略重组,上汽

5、、长安、广汽等大团体成为行业整合的最主要气力。2003年我国13个主要汽车团体销量342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为78%,到2009年13个主要汽车团体汽车总销量到达了1257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92%,生产集中度进一步进步。  七是国际市场开辟取得重要突破。200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仅为4.3万辆,2004年-2007年,年均增幅到达了102%。08年出口到达5%左右,09年出口量继续下滑,固然遭到金融危机的影响,2004年-2009年汽车年均增长率24.5%。使得中国从2006年起,汽车产业的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为了顺应发展趋势,国内部

6、份企业已开始参与国内吞并重组,有的尝试在海外投资建厂,有的已投产并取得较好的业绩。6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情势。最近几年来中外汽车产业发展情势发生侧重大的变化,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题目和挑战。  一是能源环境题目日益突出。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用燃油消耗量占总燃油消耗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导致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靠程度越来越大。2009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50%,然而中国汽车油耗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08年欧洲乘用车百千米均匀油耗6.6升,日本是5.9升,

7、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固然在中国汽车行业已全面实施了国三排放标准,但是大量在用的汽车仍只能满足国二排放的标准。  二是自主品牌发展面冷严重的竞争环境。最近几年来,自主品牌发展固然有长足进步,但是整体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实力不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领域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研发用度投进不足,缺少研发职员,缺少技术经验积累。自主品牌整体上缺少着名度、美誉度、虔诚度。研发、销售、制造等管理水平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  三是节能与新能源企业基础仍需加强。在市场上销售的乘用车车型中,能够到达中国第

8、三阶段油耗限制标准的车型较少。2009年排量1.6升以下的乘用车销量中,到达第三阶段能耗限制标准的唯一5万辆,约占7%。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也面临一系列题目,如动力电池、机电等关键零部件的产品性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