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正式稿

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正式稿

ID:8947154

大小:7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13

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正式稿_第1页
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正式稿_第2页
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正式稿_第3页
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正式稿_第4页
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正式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正式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正式稿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杨树福太原市万柏林十一中目录第一部分:面临撤并的学校走出困境的原因第二部分: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在体验中解决问题教学实践的、依据与探索第三部分: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在体验中解决问题教学实践的具体做法第四部分:回归教育原点,为思维而教,在体验中解决问题教学实践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第一部分:面临撤并的学校走出困境的原因在教学改革大潮中,一所面临撤并的学校发展了,进步了。原因是什么?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进步发展后的今天,回头来看,我们是在怎样的状态下艰难前进的?面临撤并的学校情况介绍特点是地方小,硬件差,师资弱

2、,生源可怕。全校104名教职工,纳入教师系列的93人,而在这93人中,第一学历为师范专科以上毕业的仅有27人,非师范类专科毕业以上的5人,工代教(企业专属名词:即工人当了代课教师的人)10人,余下51人全是三加二的毕业生。由于自身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的缺陷,这部分教师代课都很勉强和吃力,其教学效率及质量也毋庸赘言学生则是在别的学校反复筛选后留下的矿工子女、矿乡城结合部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体。为了成绩,我们费尽心机,但:万柏林十一中师生共同的感受就是:星期一,走向深渊;星期二,路漫漫;星期三,夜茫茫;星期四,黎明前的黑暗;星期五,归心似箭;星期六,苦恼人的笑;星

3、期日,明天又要进地狱。师生幸福感不断增强,引发学校的迅速发展仅仅两年时间,这个学校迅速由500多人发展到了800多人,只有17间教室的学校迅速挤满了人,仅仅今年开学,就通过各种关系挤进了78人。连库房都没了。先后被撤并了两所条件比我们强的多的学校,但我们却生存下来并得到了发展。什么原因?思维的一个变化救了一所学校,发展了多个师生——思维决定命运只因为我们确立了这样的工作主题:回归教育原点,高扬为思维而教的大旗,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彻底改革传统教学习惯,全面推行体验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素质。教育学博士、校长为思维

4、而教第二部分:为思维而教,在体验中解决问题教学实践的、依据与探索一:与名校的不可比性反思当今教育,当分数承担了太多期待,考核承载了太多压力,无论是“好生”还是“差生”都承受了太多负担,教育已与原初的目的渐行渐远。去除功利病敞开胸怀,教育才能回归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丰富学子心灵的原点;不再短视放开视野,无论“好生”还是“差生”方能同行于“人皆可成才”的求学之路上。记得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好的教育,绝对不是把小草培育成乔木的教育,而应该是把乔木培养成最好的乔木,把小草培养成最好的小草。”二:博士马正校长的理念回归教育原点。万柏林十一中的共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健康成

5、长。这就是教育的原点回归教育原点的途径:*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专业发展。*让学生在问题体验中健康成长。思维能力体验解决实际问题课题研究途径一:在课题研究中实现专业发展的探索(一)动力:我不想做“匠”在课题研究的实验探索过程中,我也从学生的成长中掌握了许多新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反思过去,我一路成长;展望未来,也许会跌跌撞撞,但我决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我们当教师的,可能一辈子平凡,但绝不是平庸;今天的我,仍然不是名师,但由于与学生一起成长,我成了一个有追求,有进步的教师;课题研究,让我成长,让我快乐,更会让我带着理想开拓、进取。(二)课题研究的关键之一——解决实

6、际问题一、有效研究从有效问题开始课题于问题,问题是课题的前身,找出问题就是课题的开始;课题是含有科研性的问题,研究课题是对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和回答的过程。我们工作中有了课题就有问题,通过一个课题可以达到解决多个问题的目的。发现问题的角度很多。如教师角度、学生角度、教材角度、教法角度等。(二)课题研究的关键之二——运用并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二、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是进行课题研究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冲动的例行行为中解放出来,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程序、教学结果等,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与教学目

7、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自己朝“学者型”教师方向发展。从而完成自己的课题,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二)课题研究的关键之三——必须体验三、“做”不能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做”,而是以教学行动,研究的态度去做,去体验。“教师即研究者”,通过进行课题研究,从而实现研究教学课程,研究教学策略,研究试题的针对性和训练量;研究学生,研究他们的心理、学习状态、个性及其转化矫正的方法。在研究性的体验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练就娴熟的教学技艺,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风格和模式。就解决了课题研究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课题研究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