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

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

ID:8958165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3

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1页
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2页
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3页
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_第4页
资源描述:

《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一)阅读理解解题方法1、读材料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阅读时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2、找原话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3、看要求要求学生在审视问题要求时,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

2、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同时我们一定要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先易后难是阅读理解的考试时答题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试题不可放空白。4、置于语境即将问题放在上下文中思考。此方法适用于“理解词义;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找近义词、反义词体验情景等。5、体验情景就是让学生与作者进行角色互换,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做出回答。此方法特适用于

3、问答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题目。6、联系生活即从文本中跳出来,把思维的范围再扩大,想想与此有联系的东西:如学过的课文、知识的积累、生活经验是否可帮助自己解题。此方法特别适用于谈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类题目。7、结合中心这是解答阅读题最不能忽视的一种方法。从文章中心出发来思考每一个问题,答案就有了落脚点。(二)阅读理解基础知识点归纳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

4、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写作方法写作方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5、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6、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7、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作用: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8、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9、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10、描写景物的作用: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推动故事情节

5、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11、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12、描写的种类:人物描写和景物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3、描写的作用: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14、抒情的作用:增强感染力,突出中心15、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神奇景象的描写作用:增加神秘色彩,引起读者兴趣16、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现象——本质、原因——结果、整体——部分、概括——具体、特点——用途、主——次、总——分)17、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18、小说三要

6、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19、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0、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1、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22、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3、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24、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25、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26、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27、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

7、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28、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29、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三)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归纳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2、某段话在文中的作用:开头段的作用通常是总领下文或是点题;文中段时常是过渡段;文末段是总结全文,或是深化主旨等。3、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

8、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有气势,加强语气,强调了+对象+特性 ③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④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⑤对比:强调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