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婴儿和学步儿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发展

7婴儿和学步儿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发展

ID:8966352

大小:7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3

7婴儿和学步儿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发展_第1页
7婴儿和学步儿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发展_第2页
7婴儿和学步儿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发展_第3页
7婴儿和学步儿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发展_第4页
7婴儿和学步儿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7婴儿和学步儿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7婴儿和学步儿的情绪、意志和个性发展第一节情绪的发展一、某些基本情绪的发展儿童的情绪生活有生物进化的根源,婴儿生下来的头几周,就能从他们面部表情推测出他们已经具有所有的基本情绪。(一)快乐新生儿,对合适的触摸、声音和动觉刺激作出微笑的反应。2~3m,对成人注视作出自发的社会性微笑3~4m,对非常兴奋的刺激大声发笑6~8m,见到下班的爸爸、妈妈(对父母的趋近的高兴)10~12m,对惊奇的事件发笑,如藏猫猫(二)恼怒和惧怕新生儿,对不舒服的刺激作出恼怒的反应,如哭叫4m开始,啼哭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刺激范围变大惧怕情绪在第一年的下半年开始有

2、所增加,如不敢玩发声玩具,认生,分离焦虑二、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反应头几个月,能跟抚育者面对面地模仿和匹配各种表情,7~9m,情绪知觉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将面部表情作为整体模式加以识别,如区分积极表情和消极表情,从而作出不同反应。1岁,开始能利用别人的表情作为社会参照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方向。2岁,能够认识到情绪经验的主观性,即别人的情绪体验和自己不同三、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2岁,出现更高等级的情绪——自我意识情绪,这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如内疚,如妒忌,如骄傲四、情绪自我调节的开始指利用一定的策略来调整自身的情绪状态。头几个月,还不懂得情绪

3、的自我调节当学会爬行和行走,会主动远离不愉快的刺激第二节意志的发展意志是在个体中发生的较迟的心理机能,是随着言语和随意运动的掌握而形成的。一、意志活动的萌芽(一)随意动作的发生发展(二)言语调节机能的活动自我言语调节作用二、意志活动的发展(一)最初的独立性自主性的要求2、3岁,第一反抗期这一危机的解决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对子女的独立性给予更多的支持,并注意合理的知道,子女就能发展一种自主感,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更积极的探索客观世界,否则则产生自卑感,不敢大胆尝试。(二)自我控制的出现第二年上半年,能够认识抚育者的要求和愿望,能听

4、从成人的简单吩咐。但是有时会不听话,成人要特别耐性,并给其尝试的机会。如果照顾是温暖、体贴的,要求是合理的,学步儿是能遵从指导的。良好的抚养方式能促进别人-外部的调节转变为自我-内部的调节。延迟满足实验抗拒诱惑的能力18-30个月稳定上升一、意志的培养第三节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气质的发展气质是指在个体生命早期就出现的,在行为方式上以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表现出来的心理的动态特征。气质代表了个人稳定的情绪强度。(一)气质的测定九个维度活动水平活动时限节律性各种功能活动的节律性注意的转移依据环境刺激改变行为的程度趋向与退宿

5、对待新事物的反应注意广度从事某种活动时稳定注意的时间适应性对环境中变化能够很快适应反应强度反应的能量水平反应阈限引起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心境质量持续的情绪状态(二)气质的分类•三种类型儿童1.容易型儿童40%–面对新情境,他们比较主动而不是退缩,适应性强,通常伴有积极情绪2.困难型儿童10%–活跃、易怒、生活没有规律。他们对改变常规会有过度反应,对新的事物和人适应较慢3.迟缓型儿童15%–不活跃,抑郁,面对陌生情境时表现出退缩,适应较慢•其他儿童不能归如以上任何一类,有独特的气质特征模式(三)气质的稳定性气质是非常稳定的。儿童气质的改变

6、取决于儿童气质类型和父母教养方式的拟合度。•困难性儿童:•父母始终保持平和,坚持让孩子遵守规则,但也允许他们慢慢适应。这些儿童逐渐就会不那么任性。•迟缓型儿童:•父母允许他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前进,不催促不责怪。不仅改进学习成绩,而且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四)影响气质的因素1、遗传来自双生子的研究来自害羞儿童的研究:对新的视觉刺激听觉刺激;1岁,新奇玩具种族差异:中国婴儿比较安静性别差异:男孩活动水平高,胆子大,女孩焦虑1、环境儿童不是被动接受环境影响,而是以个人独特的方式去影响环境。不同的气质特征及其人们对其做不同的反应。文化

7、差异:中国母亲喜欢用安静、沉静的方式抚慰婴儿,对啼哭敏感美国母亲和孩子分开居住,经常用丰富生动的表情抚慰婴儿,对啼哭也不显得那么紧张一、依恋及其发展生命头两年形成的亲子依恋直接影响着儿童今后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父母-婴儿依恋:父母和婴儿的强烈情感联系1、来自生物学的研究婴猴在出生头两年如果被完全隔离,行为会变得极不正常。它再不象其他猴子一样玩耍或交配。它受到攻击时,或者缩成一团,或者逃走,不能自卫。而且这种行为的损害可能是无法弥补的。2、依恋的发展依恋的发展规律•(1)前依恋阶段(0~6周)生下来就具有促进依恋发展的自发行为•(2)

8、未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对所有人的关注都感到快乐•(3)依恋形成阶段(6、7个月~18个月)–分化的依恋阶段(大约7~9个月)婴儿在于某个特定个体分离时开始表现出抗拒行为,对陌生人有些警觉。–(4)多重依恋阶段(大约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