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

ID:8974958

大小:20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13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_第1页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_第2页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_第3页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_第4页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温柔敦厚”诗教观新论边家珍摘要:“温柔敦厚”诗教观,与周代礼乐教化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周代的贵族教育着力培养君子之德,是“温柔敦厚”诗教观念产生的重要文化基础。此一诗教观既是周代社会礼乐文明的客观反映,也与周人的诵谏传统有内在联系,而并非汉人有意改造的结果。《礼记·经解》所说的“《诗》之失愚……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是“温柔敦厚”诗教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贤对此重视不够,而且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不可不明辨之。关键词:《诗经》;“温柔敦厚”;周代;礼乐;诵谏     “温柔敦厚”诗教

2、观出自《礼记·经解》[①]。孔子曰: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②]翻检相关研究资料,笔者发现人们对“温柔敦厚”诗教观形成的文化心理认识不够,立足于先秦典籍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同时,《礼记·经解》篇在讲温柔敦厚的同时又强调

3、“《诗》之失愚”、“温柔敦厚而不愚”,而前贤对此缺乏应有的重视,并且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影响了对“温柔敦厚”诗教观的完整理解。受美籍哲学家冯·贝塔朗菲系统论的启发,本文从梳理同一系统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入手,重新审视“温柔敦厚”诗教观,以期更完整、准确地揭示此种观念的思想文化内涵,对整个儒家诗论的探讨或亦不无小补。兹论析如下,以就正于方家同好。 一     “温柔敦厚”诗教观是如何形成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关系到对“温柔敦厚”诗教观思想文化内涵的理解问题。系统论创始人冯·贝塔朗菲曾说:“一个元素在

4、系统内部的行为不同于它在孤立状态中的行为。……为了理解各个部分的行为,你必须把各种从属系统和它们的上级系统之间的关系考虑进去。”[③]所言甚是。笔者认为,“温柔敦厚”诗教观是以周代礼乐教化为内核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某种体现,只有通过分析此一观念与其他文化要素之间的关联,才能更好地理解、把握它。   从生产关系上看,西周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土地国有制。《诗经·小雅·北山》篇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④]诸侯只拥有土地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周天子可以随时将土地收回。一般庶民更无土地所

5、有权,国家统一进行土地管理与贡赋收取。当时的农业生产以集体劳动的形式为主,《诗经》中的《噫嘻》、《载芟》、《良耜》、《甫田》、《楚茨》等诗,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当时集体劳动的情况。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周人立国之后马上制礼作乐,着力建设以血缘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王国维曾指出,周人借助于嫡长继承制,辅以血亲之情、孝悌之义,“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⑤]。验诸《诗经》、《尚书》、《左传》、《国语》等典籍以及周代彝器铭文所载,可知此言不虚。血缘伦理在周人的社会生活中积淀为

6、牢固的观念形态,《易传·序卦》总结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措)。”[⑥]这里,天地、万物、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形成了一个自然序列,后一项皆以前一项为存在的依据。    今人所讲的“家国同构”,指的就是周代家族与国家在组织形式、伦理结构方面所具有的共通性。《孝经·广扬名》篇记孔子之言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⑦

7、]君臣与父子相似,故孝亲与忠君可通。《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篇称赞为国家带来福祉的人,说他们是“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⑧]。《大雅·抑》的作者以诗进谏,竟说“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⑨],本是君臣关系,却带有鲜明的家庭伦理色彩,如同长辈教导儿孙一般。在这样的社会氛围里,个人与社会、君与臣、家与家、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都被人伦化、亲情化,人们的生活笼罩在温情脉脉的纱幕之下。    周代贵族教育崇尚“君子”之德,是“温柔敦厚”诗教观念产生的重要文化基础。周代开国之君

8、深知殷商因失民心而失天下,因而力倡敬德保民,重视礼乐教化。《庄子·天下》篇说“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⑩]。《吕氏春秋·古乐》篇谓“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兵克之于牧野。归,乃献俘馘于太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11]学界一般认为,《诗经·周颂》里的《武》、《酌》、《桓》、《赉》、《般》等篇就是被称为“《大武》”的组歌[12]。《国语·周语中》富辰提到“周文公之诗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13]周文公即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