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学案(学生)

《咬文嚼字》学案(学生)

ID:8983128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咬文嚼字》学案(学生)_第1页
《咬文嚼字》学案(学生)_第2页
《咬文嚼字》学案(学生)_第3页
《咬文嚼字》学案(学生)_第4页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学案(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咬文嚼字》学案主备人:李海彬审核人:李红兵学习目标:1.把握作者的观点,领会作者提出的“咬文嚼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的主张,明确“咬文嚼字”的真正含义。2.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态度。一、预习检测:1、作者及作品:作者朱光潜,著名,.主要著作有和.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3、解释下列词语:咬文嚼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锱铢必较:粗枝大叶:深恶痛绝:索然无味:不即不离:推敲:蕴藉:4、“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课文中应当怎样理解?5、在阅读和

2、写作中,我们为何要有这种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或者说咬文嚼字的实质是什么?二、合作探究:41、为了表现咬文嚼字的精神实质,作者举了哪些实例?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结合文本分析)2、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归纳:(1)“咬文嚼字”的目标是什么?(2)“咬文嚼字”的要求是什么?(3)怎样“咬文嚼字”?三、课堂达标:  1、《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而境界全出。”从下列诗词中找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选出判断正确的项()  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A、①润 ②点 ③火 ④笑  B、①潜  ②翻  ③蓝  ④笑C、①润 ②翻 ③蓝 ④春  D、①潜  ②点  ③火  ④春2、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有位老学者住的巷子里常有人随地小便,于是他写了张“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张贴出去;后来,这张标语被一个很仰慕老学者的人贴在了自家的大厅里,只不过把原标语中几个字的顺序换了一下,就成为一条警示语。请问,那条警示语是什么?3、李元度本来是一个书生,根本不知道领兵作战。曾国藩命令他领兵作战,每打一次仗便败一次。曾国藩很生气,准备写奏折弹劾他,在他的奏折上便有

4、“屡战屡败”这样的词语。后来曾国藩的幕僚中有人为李元度求情,把“屡战屡败”改动一下,意思便变得大为不同。李元度因此才被免罪。请问是如何改动的?44、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__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请问:空缺中应该填“数”还是“一”?为什么? 5、有些话如果缺乏一定的语境,就容易产生歧义。请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句,使整句话不产生歧义。 (1)                              研究鲁迅的书。 (2)                             

5、  研究鲁迅的书。(3)咬死了猎人的狗                 。(4)                               咬死了猎人的狗。6、阅读“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回答下列问题:(1)、选出下列“烟”字意义不同的一项A、杨柳万条烟B、遍地英雄下夕烟C、蓝田日暖玉生烟D、烟光凝而暮山紫(2)、合情合理地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下列问题: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的情趣。④这两句诗运用了、等修辞手法。4四

6、、课堂小结:五、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三题。2、完成《同步学案》课后巩固训练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