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

ID:8988312

大小:7.14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_第1页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_第2页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_第3页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_第4页
资源描述: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宁波周边山区的古村落探访摘要:从宁波地域环境入手,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分析宁波民居特点:民居及村落的空间布局、建造技术、建筑材料、民居与环境的关系。从对个体的表象分析,转向对聚落群体和建筑内涵的分析与借鉴。同时,通过把宁波民居与其他地区的民居进行对比,总结宁波民居独有的特色。关键词:空间布局;建造技术;建造材料乡土建筑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以聚落形式存在。本次借《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程,有目的性的实地调研了宁波当地古建筑村落。包括位于丹山赤水的柿子村,四明山杖锡李家坑,宁波走马塘古村落以及郑氏十七房。这些乡土建筑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真实

2、反映了地域特色、当地的生活习惯。在全国有一些国家历史文化名村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例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西递宏村、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等。我和朋友就一起到过福建土楼,暑假和老师同学一起去了西递宏村,通过接触不同地区的乡土古建筑,更加凸显宁波当地文化折射出来的不同于安徽、福建古村落建筑中所反映出来的固有特色。我们调研这些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走出城市,感受自己所在的故土的传统文化,体验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它们存在的了解与认知,使得当地乡土建筑的历史得以延续、文脉得以传承、特色得以保留。重要的保护不想不应是建筑实体,而是保护乡土建筑这种行为。一、柿子村我两度去了丹山赤水:

3、一次是夏天和闺蜜一起去摘柿子,另一次是冬天和朋友一道。每次进丹山赤水,经过柿子村,都会在村庄里面逗留一阵。吃农家乐,和老爷爷老奶奶聊天,或者帮他们喂一下羊,追赶一下鸡群,生活的味道很浓郁。大树既是风水的标志,又是凝聚人气的场所。古树被赋予神性的力量,是天地生命场的标志。作为村落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丹山赤水和古村落紧紧相连,是一个结合体。一个是大自然造化的山水景观,一个是人烟稠密,拥有古风古韵的民居群落的古村落。丹山赤水这种适宜人居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人们来这里安家落户,开始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同时,有了人的参与,丹山赤水也增添了人文气息。柿林古村的深巷小弄是进入丹山赤水风景区的

4、必经之道。村中有小弄、深巷、古井、大院和独特的丹石干砌的民居群,还有祠堂、佛庵、古树,是一座文化结构十分完整的古村落。•村落空间布局:靠山,朝山,瀑布小溪,水流,古树,祠堂,圣地,院落,巷道,古井等。建筑材料:丹山石构,人工采石和天然卵石——与山体浑然协调。建造技术:建筑为两层木结构房屋,这样的布局,使人联想到大理白族的典型民居型式——三坊一照壁。院中尺度大方,木门窗上窗花隔扇保留精美,檐下牛腿挂落也十分讲究。沈氏宗祠,血缘村落的象征。宗法文化、道教文化、山居隐逸文化三位一体。柿子村中还有沈氏宗祠、戏楼。戏楼构建了聚落的宗法人伦秩序。戏楼不仅是娱乐的场所,还担任教化的功能和作用。柿子村地处珍贵

5、的道教圣地,背靠丹山,中间流经赤水。丹山赤水乃道教第九洞天。此崖壁是标志。几百年来,仙俗两家共同享有这份自然环境。一条溪流峡谷有如天河分出了人间和仙界,一座拱桥如彩虹连接了二者。一步之遥,反映人间与天上和仙人是没有明确界限的,模糊的,不同与西方的人天隔离与对立。桥东是道教胜境,桥西是人间古村。唐人有一首诗,颇能点出柿林山居与自然是怎样的亲近,寄四明山子(唐)施肩吾:高栖只在千峰里,尘世望君哪得知。长忆去年风雨夜,向君窗下听猿时。这个柿子林里,有很多小时候爷爷奶奶家可以见到的古老的生活器具。院落中用来盛接雨水的大水缸,叫做“七石缸”。这缸里的水备为防火之用。还有烧饭用的大灶,灶里尚未烧尽熄灭的红

6、灰要清出来另放在一个专门盛灰烬的容器中,称火缸。小时候,冬天的时候也用过这个来取暖。大灶中的灰烬的余热尚可被利用,还放“焐粥瓮”,可以煲赤豆年糕粥,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着这个大灶一起喝粥。这里的庭院素净,建筑朴雅,色彩深沉,廊道通达。在正房厢房上有主次的分配和安排,以堂屋为中轴,左右对称,显示了较为明确的礼制原则。院内地面上铺的是丹山片石,以红色为主,略带其他杂色,斑斑剥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利用当地材料的实例吧。村落小巷中还可以看到有些人家门口挂着的大红灯笼,还有“农家乐”这些招牌。村落里的房子都不是很高,而且随着地势的高低而建,因此很容易从院子里望见丹山赤水景区的山峰。柿子村每家每户都不关大门

7、,我们外来的游客可以很容易进入他们家里聊天,我还帮他们喂喂羊逗逗狗。二、走马塘千年古村走马塘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姜山镇,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地处鄞南平原,依傍奉化江支流东江。人称其为“四明古郡,文献之邦,有江山之胜,水陆之饶”。村中明清古建筑众多,民风淳朴,文物古迹众多。历朝历代,这里出过76位进士,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古村落。因为这里远离市区,没有被越来越浓重的商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