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诗歌的走向

关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诗歌的走向

ID:8991263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4

关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诗歌的走向_第1页
关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诗歌的走向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诗歌的走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诗歌的走向才子城相关硕士论文描写如下:杜甫是一位济世情怀颇深的诗人,乱世更加激起了他的理性批判精神,作品中的议论更见频繁。杜甫的议论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它们更多的是针对时事和国政而发的。如:《洗兵马》分别对广平王李傲、中书令郭子仪、司徒李光弼、兵部尚书王思礼等人靖难定国的功绩给予高度评价。《有感五首》(其三)云:“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指出金汤之固不可恃,只有行俭德才能长保国都无虞。《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云:“和虏犹怀惠,防边讵敢惊。古来于异域,镇静示专征。”指出对待吐蕃的长策在于镇静,不在于惊扰。为了能容纳对时代的宏

2、观反思,诗人甚至选择了排律和连章组诗的宏大形式予以表达自己的宏富情思,如《诸将五首》、《八哀诗》、《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总之,在思索乱发原因、指责玄宗纵乐开边、倡议封建之策、权衡回纥之利弊、审察局势战策、筹划巴蜀治理大计、愍伤民瘼等时事国政的诸多方面,诗人经常运用议论表达他对现实的关注和思索。另一方面,诗人也经常运用议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艰辛、思想矛盾、精神痛苦和人生的解脱。如:《发同谷县》云:“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用议论来宽慰自己的乱世飘荡。《遣兴五首》(其三)云:“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表达才智难恃的观点。《独酌成诗》云:“兵戈犹在

3、眼,儒术岂谋身?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表达了出处行藏的人生矛盾。《薛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云:“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曲江二首》(其一)云:“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用麻醉式的纵乐解脱人生的苦闷。总之,生发议论是杜诗的一个显著特色,叶燮在《原诗》中指出:“唐人诗有议论者,杜甫是也,杜五言古诗,议论尤多。长篇如《赴奉先县咏怀》、《北征》及《八哀》等作,何首无议论?”这里指出的正是杜诗好发议论的特色。杜甫作为一位典型的儒者诗人,身处乱世,内心的感受更为纷杂,作品意境的支离也更为常见。万方多难的世道引起的感受往往是纷杂的,诗人创作时,这些感受相互纠

4、结,容易使诗歌的意境缺乏整一感,显得破碎。如《泛溪》、《狂夫》、《野老》、《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二)等,都体现得很典型。其中的《泛溪》,先写溯溪西游,望远郊秋色;次写溪岸儿童携罟得鱼,翻荷采藕,本来写得颇有情致,但突然打了一个岔,议论着儿童们得鱼伤鳞、采藕带泥是贱其物而乖其理,似乎有讥世的意思;复次写日暝返棹,鸡栖异舍,自己身老萧条,出处可齐,这是对自身的处境作一番哲学思考;又次写新月初上,临畦酌醪,忽闻鼓鼙,则草堂亦非安身之处。作品内容分散,意境缺乏整一性。心情的特异往往导致作品意境的破碎,这一点在杜甫这里表现得更加突出。如《桃竹杖引赠章留后》,朱鹤龄日:“此诗盖借竹杖规讽章留

5、后也。既以踊跃为龙戒之,又以忽失双杖危之,其微旨可见。”诗人作为章留后的清客,规讽委婉,别出心裁。全诗凌空设奇,写得怪怪奇奇。诗人写这种诗,在每一句上都用了心力,设了机关,给人以诡谲晦涩之感,从而使诗歌的整体意境显得破碎。这种诗歌在杜诗中颇为常见,形成了杜诗奇崛的风格。这种特质后来被孟、韩等奇险派诗人发扬光大,成了中唐诗坛的一道奇丽的风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