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壁之战看曹操性格弱点

从赤壁之战看曹操性格弱点

ID:899279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4

从赤壁之战看曹操性格弱点_第1页
从赤壁之战看曹操性格弱点_第2页
从赤壁之战看曹操性格弱点_第3页
从赤壁之战看曹操性格弱点_第4页
从赤壁之战看曹操性格弱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赤壁之战看曹操性格弱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赤壁之战看曹操性格弱点顺德大良实验中学陈建文《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看完后,掩卷长思。为什么号称百万大军的曹操会功亏一篑呢?纵观当时的形势,对吴国的地主、官僚来说,分立有利,但对整个历史,对当时人民来说,曹操的统一利益更大。另一面,吴蜀分立,对当时东南、西南的开发,也还是有利的。假使没有赤壁之战,孙权降曹,刘备孤军无援,统一的局面不要等到公元二八0年,对当时的人民来说,对生产的发展来说,应该是一件更大的好事。但,这样的好事偏偏因为赤壁之战的结果而很遗憾地错过了。赤壁大战可以说是曹操战争史上的转折点。公元208年以前

2、,曹操利用北方军阀的矛盾和弱点,个个击破,以弱胜强,虽有局部失败,但终于运筹帷幄,完成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大业。赤壁战后,曹操受到严重挫折,不得不退回北方,势力局限在中原及北部中国,再也无力大举南下。孙吴政权在江南得到巩固和发展,保全了所据长江中、下游地盘。刘备乘机占领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的荆州,站稳了脚跟,从寄人篱下变为有人、有兵;继而进据益州(今四川一带)和陕西南部,同北方曹魏形成对峙之势。所以,这次战役是造成从东汉末年群雄角逐、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相对稳定的三国鼎立局面的决定性战役。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入了保守阶段。

3、虽与孙权战于合肥,与刘备争于汉中,互有胜败,没有决定性的胜利。汉中失于刘备,南中成了吴土,所谓一世之雄,也只能与孙、刘鼎立,仍然是个雄才不展的军阀!这次战争一直影响了半个世纪以上历史,使国家处于完全分裂状态。赤壁之战的直接后果则是,孙权稳坐江东,割据成了定局;刘备占了荆州江南数郡,‘流寇’成了‘坐寇’,曹操心腹之患日深。曹操只占了襄樊,大胜变成大败”。“当时曹操不但不能在长江上再与孙刘决战,而且四川已落到刘备手中。如果赤壁之战是一次小挫折,曹操能容忍金苹果被人摘掉吗?”曹操想吞并南方,然后灭汉称帝,这大概无人怀疑。

4、但是从建安十三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其间十二个年头,曹操再没有过对孙、刘集团进行过决战,其原则就是赤壁之战失败惨重,影响深远。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曹操的战略目标”、“曹操的北方兵力不习水战”、“曹军的急疫”等造成了战争的结局。但我想从曹操个人的主观原因上谈谈看法。曹操是一个军事人物。在历史上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卓有成就的文学家。在东汉末年那个群雄争霸、战乱频繁的年代,他南征北战,荡灭群雄,统一了北方;他首先采取屯田政策,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中原得到了安宁,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5、曹操统一北方之后,下个目标就是统一全天下,他的如意算盘是:首先占据荆州,向东顺流而下,从侧面打击东吴,再向西夺取富饶的益州,以统一天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但作为一个封时代的政治家,曹操也有不少恶德、恶行,最突出的就是具有奸诈、残暴的性格特点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臣”之举,因而在信奉“实录”精神的古代史学家笔下,曹操形象就已出现了分裂。“奸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基本特点,“奸”与“雄”的矛盾统一也是曹操形象复杂性的具体表现。从全书总的倾向来看,作者对曹操的态度是有褒

6、有贬,但贬多于褒,作者着力突出的是他的“奸”。“三军可多帅,匹夫不可夺志”,用在某些场合可以,但在赤壁之战中,万万不可。这场战役中,主帅的作用显而易见。因为主帅的决策失误,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失利。这样一场战争面前,作为主帅的曹操性格弱点暴露无遗。一是曹操骄傲自满,过于轻敌。由于曹操在此前的战事中一路高奏凯歌,接连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从而内心开始飘飘然起来,他率领大军来到长江后,根本不把孙刘联军放在眼里,在战斗之前就已经开始盘算胜利后在江东如何享乐,没有像此前官渡之战时那样细心研究战略战术,也

7、没有精心安排细作到江东去探听军情,反而疏于防范,派个蒋干去东吴起了反作用,让孙权的耳目三番五次的混进军营刺探消息。曹操最为疏乎大意的就是没有仔细考察黄盖投降的真伪,以及庞统来献“连环计”的用心,这两件事是导致火烧赤壁的直接原因,由于曹操的骄傲自满,没有及时识破孙刘联军这两次计谋,从而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晋代史学家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指出曹操被胜利充混了头脑,骄傲自满、求胜心切,在战争的指挥策划中显得心浮气躁,从而导致了大败,他说:“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

8、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可见曹操由于一时的疏乎大意,没有认真的看清当时的形势,从而导致大败,将数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曹操的自大还体现在他不听劝告上,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狼狈的从华容道逃跑,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开始后悔没有人给他出谋划策,其实早在他准备挥师南下时,谋士贾诩就力谏曹操不宜南下,因为当时时机并不成熟。《魏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