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至必修三提纲

必修一至必修三提纲

ID:9013785

大小:200.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4-14

必修一至必修三提纲_第1页
必修一至必修三提纲_第2页
必修一至必修三提纲_第3页
必修一至必修三提纲_第4页
必修一至必修三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一至必修三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史(一)古代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1)分封的含义:由分封和给,臣下只能世代享用而不能转让。(2)分封的主要对象:、、、(3)作用:确立了周王的地位,形成了的贵族等级秩序2、宗法制(1)目的:为巩固所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和继承上的矛盾。(2)特点:宗法是周人把同政治隶属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3)内容: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其核心是。(4)结果: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的特权。3、礼乐制度(1)内容:规定了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2)作用:维护中央集权制度1、秦朝确立:制。(1)确立:A皇帝制B中央机

2、构:C地方机构:(2)影响:打破了,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2、汉朝巩固(1)背景:汉初采取的制度,导致“”(2)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建立、设置、实行3、隋唐完善(1)中央政治制度:(2)作用:三省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加强了。4、宋元加强(1)背景:唐朝后期,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2)措施:、、(3)特点:分割和的权力,及实行从到地方的钱权兵。(4)影响:加强了,防止,但造成了、、的问题。元朝:实行255、明清强化(1)裁撤中书省,废除,皇帝亲自掌管六部(2)明太祖设立,明成祖设立,后者有权。清朝(1)设立,负

3、责处理日常事务(2)标志着达到顶峰(一)古代的农耕经济农业1、古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以为主,以为辅;的农业生产模式;“”式的经营方式。2、铁器与牛耕的使用和推广(1)铁器: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唐朝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2)牛耕:开始出现;的使用使牛耕得到推广。3、灌溉工具有和等4、耕作方式的演变:原始时期的到春秋战秦汉以来的5、土地制度(1)土地制度的演变:A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B商周时期:制,土地表面上归所有,实际上归所有,贵族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C战国以来:以土地制为主D北魏至

4、隋唐时期,政府为保护自耕农经济实行(2)土地经营方式:A自耕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B租佃方式:战国时期已产生;自开始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时期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手工业1、金属冶金业冶铁技术: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钢是块炼钢;南北朝时发明了灌钢法。冶铁燃料:春秋时期,用木炭炼铁汉代开始用做燃料;北宋时以做燃料很普遍;南宋末年开始用冶铁,明朝流行开来。2、纺织业:汉代中国在世界上获得了“”称号。宋末元初棉花种植向内地传播,代推广棉纺织技术,+25后期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1、陶瓷业东汉晚期烧制出;南北朝时烧制出;从起,

5、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民族的新象征;宋代成为“瓷都”;元代开始进入生产时期;明代创造了斗彩和;清代创造了和。2、官私手工业的消长官营手工业:从西周至明代前期为止,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时期兴起,以后在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时间:特征:。商业1、商业的发展商朝:产生了专门的职业和最早的。周朝:实行“”的政策春秋战国: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隋唐:出现长安、洛阳、扬州等大都会,陆上、海上繁荣宋元:宋代产生,元代更广泛流通明清:出现许多新特点,兴起;农产品;广泛使用作为货币;形成区域性的。2、城市的繁荣

6、周秦至唐代宋代城市特点商业活动受的严格控制城市格局、分开,有严格的和城市职能中心和重镇明清:兴起一大批以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影响经济发展的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1)产生:时期(2)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3)表现:商人,商税(4)影响:阻碍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252、“海禁”与闭关锁国(1)原因:防止敌对势力对政权的威胁;阻止工商业对外交流;“盲目自大”(2)措施:对外贸易在官府主持下进行(3)危害:阻碍了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三)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思想核心“”、“”,教育思想“”老子

7、: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其思想精华孟子:思想核心“”学说荀子:政治主张:;天人观:“”和“”庄子:核心思想“”、“”;天人观:墨子:“”、“”韩非:主张“相结合”建立汉代的思想大一统1、背景:汉武帝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2、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出“”学说,主张“大一统”3、影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代表:北宋“二程”、南宋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求理的方法是“”和“存天理,灭人欲”影响:是宋明时

8、期的儒学主流,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压抑、扼杀人性,起了消极作用。2、陆王心学陆九渊:主张“心即理也”,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