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命做麦田里的守望者

感受生命做麦田里的守望者

ID:9015838

大小:18.8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5

感受生命做麦田里的守望者_第1页
感受生命做麦田里的守望者_第2页
感受生命做麦田里的守望者_第3页
感受生命做麦田里的守望者_第4页
资源描述:

《感受生命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感受生命   做麦田里的守望者这几天,心情颇不平静,当一起又一起校园凶杀案发生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反思些什么呢?罪犯是必须严惩的,当我们在谴责肇事者良心、责任、人性的时候,反思自己,我们是否曾在意过别人步履蹒跚的生活?当身边的人需要关怀与支持的时候我们是否曾慷慨而出,假如每个人都能时时感受身边人的真诚与爱护,这种报复社会的极端事件会不会越来越少呢?也许我们应该更多地意识到做人的最基本道德,意识到敬畏和尊重生命是何等重要,教育也许更该关注的是生命的本身。改变教育,其实是从改变教育者开始。刚刚阅读

2、完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林格先生的教育哲学使我真正反思并认识到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和价值到底是什么。林格是一位纯正的人本主义者,这本书指出了中国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最大问题。有人说,这本书的出现,就如彗星划过黑暗的天空。书的开篇这样写到,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有一位全国著名的女老师对我说:“我们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2小时以上,周末也基本上没有休息,没有时间与人交往,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朋友,连家庭都照顾不了,甚至性生活都不和谐。”我听了很震惊

3、。很多人把原因全部归结到应试教育体制上去,我不赞同。我认为解放老师和家长的出路在于转变观念,从教育内涵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正道。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只能做好必须做的事,越位的教育并不能解决问题。尽力去做教育能够做的事情,使教育获得意义!林格先生认为,教育和种庄稼一样,都是生长。学习是人的高级本能,是不需要教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违反自然规律的强迫教育是没有用的,毁坏孩子想象力,损害孩子健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从长远来看,甚至是有害的。这些大胆而真实的观点

4、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自己整天忙得不可开交的教育进行反思?“忙”,其实是“心死”了。现代教育的两个伟大使命:发现孩子,解放孩子。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只有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的教育才是有用的教育。冰心老人说,“让孩子象野花一样生长”。教育者应当选择做一个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农夫”,而不是“园丁”,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稼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高度尊重学生的生命发展规律,从生命发展规律出发,顺其自然地激发生命本来的潜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曾经误导了很多人。孩

5、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跑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其实不重要,教育者要有“往后三十年”的远见,终点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教育既要为孩子的现在负责——让他们充满自信的健康成长,又要为他们的明天负责——让他们的未来幸福而和谐。书中似曾相识的感悟,平实却掷地有声的理念,娓娓道来的故事,正面反面都蕴藏着通透的智慧哲理。与此同时更让我感动的是,原来真的有人一直不停地在寻找,用双脚去实实在在地体验着,前进着,感受着教育之路的披荆斩棘。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教育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教育之道,道

6、在心灵。只要让孩子感应到你真的在乎他,他就不会让你太失望。林格先生认为,当孩子意识到是在“被教育”的时候,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的时候,或者说,如果学生的心灵没有被教育者感应到的时候,一切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教育本真将离我们越来越远。频繁的说教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教育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的唤醒。“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无条件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控制它。”孩子学习任何东西,最终要通过自己的内化。有了自我意识、自主意识,才真正成为一个自我教育者,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当孩子自觉地把

7、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素养与状态,将来在不同境遇下自然流露出来的,才是真正的教育。 当教育被当作一个工具的时候,的确是没有用的,有用的的教育真实而不露痕迹。“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给不同的孩子提供适合其个性的教育,让孩子不至于感受到“硌脚”的痛苦,甚至感受不到自己在接受教育,那么教育就很自然的了。对于孩子来说,主要的就是学会遵循所有的游戏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充分使用正当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我们应该尽力维护孩子的心力,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同时,让他成

8、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内心柔弱者,流露出来的是高贵柔和的气息,这种柔和的气息,才能把精神的能力渗透到孩子的心灵深处”。作为老师,你会对孩子示弱吗?坚硬的东西往往是死了的东西,活着的,反而是柔弱的。书中写到,“柔弱以至示弱,是一种根本性的教育素养,堪称教育的第一素质”。对照自己,何尝不曾为了捍卫自己的权威,而不惜要求学生服从。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这样,即使获得了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