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经贸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经贸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ID:9028743

大小:142.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5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经贸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1页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经贸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2页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经贸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3页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经贸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4页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经贸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5页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经贸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6页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经贸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7页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经贸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第8页
资源描述: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经贸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京师范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姓名:吴芸学号:18070716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专业:经贸英语题目:《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浅析指导教师:刘旭东2010年12月28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呼啸山庄》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一部文学巨作,其跌宕起伏的爱情扣人心弦。纵观古今中外,对男女主人公各自性格特征及这段爱情悲剧之间紧密联系的剖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是迄今为止的大部分《呼啸山庄》的研究者似乎都不可避免地过多关注了书中的最主要人物——希刺克厉夫,尤其是对他爱憎分明的双重个性透析以期从中破解他们的爱情悲剧,而凯瑟琳却很少受到应有的

2、关注,但是她的双重性格在这部悲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立足于《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双重性格析,试图通过对凯瑟琳的性格进行详细的刻画与试探性的分析——其性格内部的“自我”与“超我”意识的撞击——从而引发了其自身的性格悲剧,引发了其自身的死亡,引发了其深爱的人的悲剧,引发了这段爱情悲剧,以此来更深更好地了解凯瑟琳,了解《呼啸山庄》,了解艾米莉·勃朗特以及适当了解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萌芽。凯瑟琳的困扰、反抗、痛苦,甚至死亡都是与她的双重性格密切相关。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有着或多或少类似的矛盾性,内在的自我与外在的社会不断地进行斗争与统一,相互共存。我

3、们需要更加客观地看待自身,充分了解自己潜在的“本我”,“自我”,“超我”,并通过一定的自我心理暗示与调节抑或是与他人的交流,来树立一个科学的价值观,将“本我”与“超我”两者之间处理得当,找到一个平衡点。如当今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也是本书中的一个选择,在物质与真爱之间,该如何抉择,是为了物质放弃真正所爱之人,还是不顾一切为了真爱,这些问题正日益凸显其重要性。2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刘剑和罗忠民的《艾米莉·勃朗特:人格分裂与疯狂宣泄——从<呼啸山庄>看作者之内心世界》一文从分析艾米莉的自身家庭环境及生活环境入手,探讨艾米莉与小说女主人公凯瑟

4、琳的紧密联系,进而剖析了凯瑟琳的双重性——自我,本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撞击,最终得出凯瑟琳实质上是艾米莉个性的体现,反映了艾米莉矛盾的内心世界。(2)刘绵涛的《<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性格特点初探》一文先简述了艾米莉的时代背景,然后逐层深入,通过对小说中情节的再现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变化,来揭示他们彼此相似的双重人格以及他们爱情悲剧的不可避免性。(3)鲁万顺的《DualityInCatherine'sPersonalityInWutheringHeights》的一文指出,虽然《呼啸山庄》的核心是男女主公之间深深的爱情,但是书中也隐隐透露着女主人的双重人性,而这对两人

5、爱情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作者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女主人公的虚荣心,并进一步阐释了她对希斯克利夫错综复杂的爱。(4)任婕和李若白的《性格引发悲剧——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性格分析》一文将重心放在凯瑟琳上,一方面揭示了凯瑟琳个性中善良,富有反抗精神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凯瑟琳的虚荣,骄傲和自私的一面。而正是由于这些,从而引发了这场爱情悲剧。作者指出,如果当初凯瑟琳能够冷静思考并选择真正所爱之人,结局将会随之改变。(5)石诗的《<呼啸山庄>的主人公个性分析》分析了男女主人公性格的演变,揭示了多重人性的存在。作者指出,人们只有正视并客观评价自身,抛弃自身的劣性,如虚荣,傲慢等普

6、遍的人性缺点,不断向着真善美靠近,才能在失望中找到希望,走向光明。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1前言1.1摘要1.2本课题研究意义2孩提时的自我意识2.1凯瑟琳的率真本性2.2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纯粹的依恋3滋生的超我意识3.1起因(自我意识日渐磨损,超我意识不断侵蚀)3.2经过(沦为超我意识)3.3结果(压抑的超我意识)4回归自我意识4.1自我意识爆发,超我意识崩塌4.2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逝后形影相伴5结论凯瑟琳在面对其内在的潜在的双重性的处理方式不仅影响了其自身,也影响了她最爱的人希斯克利夫还有很多无辜的人,让这种爱情的痛与苦涩浸入曾经的感动于甜蜜。

7、在“本我”与“超我”这条交叉路口,一条是通向荒芜随性的自然,一条是通向压抑布满规则的社会,“自我”该有一个正确权衡。4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本文主要借助弗洛伊的心理分析模板,结合前人资料和自身对书的探究,逐渐建立其一个对凯瑟琳双重个性的框架结果模型。著名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可分为三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追求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本能欲望的满足。“自我”源自于“本我”。而“超我”在社会道德的规范下行事。凯瑟琳一方面想忠于自己的灵魂,一方面又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